核心摘要:平坦宽阔的柏油路蜿蜒伸展,如画风光在道路两旁徐徐铺展;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有序忙碌……在宿城区的广袤乡村大地上,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正以蓬勃之势徐徐展开。
平坦宽阔的柏油路蜿蜒伸展,如画风光在道路两旁徐徐铺展;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有序忙碌……在宿城区的广袤乡村大地上,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正以蓬勃之势徐徐展开。
近日,在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看到,民居白墙灰瓦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相映成趣,尽显江南水乡之韵。“以前村里到处都是垃圾,现在环境有了很大变化,晚上还有路灯,老年人也能出来散散步。”村民张桂芳笑着说。“秉持着尊重自然的理念,最大程度保留乡村的田园风光与乡愁记忆,主抓提升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全力打造‘青山绿色系乡愁’的宜居环境,让古朴韵味与现代宜居完美交融,大众村入选‘江苏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众村党委书记张坤自豪地说。
大众村的蝶变,正是宿城区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宿城区坚持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龙头工程,突出规划引领、环境提升、配套服务、强村富民、基层治理同步发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独具宿城特色的宜居之美、宜业之美、和谐之美齐聚的和美乡村。过去一年,全区3250座卫生户厕完成改造,41.28公里生态河道重现碧波,乡村面貌实现“颜值”与“气质”的“双提升”。
当下,近郊游热度攀升,乡村旅游成为城市人群心驰神往的休闲之选,更有力带动了乡村振兴。蔡集镇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作为乡村文旅新标杆,匠心打造集亲子游乐、田园体验、文创市集于一体的沉浸式旅游综合体。“依托田园风光和亲子旅游市场,牛角村打造了集游乐、体验、文创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全力打造乡村文旅新地标。”据该度假区负责人王苏宁介绍,该度假区每年可带动周边5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
乡村要振兴,特色产业始终是关键所在。在埠子镇蚕桑村,成片的桑树整齐排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我们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的模式,去年蚕桑综合产值达35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蚕桑村党委书记陆奇说,“现在村里打造了桑果采摘、蚕丝手作等体验项目,游客体验后都非常满意。”从传统养蚕到三产融合,蚕桑村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作为全省“三农”比例最高的主城区,宿城区立足文化、生态、产业资源禀赋,围绕全区特色产业总体布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做强做优特色农产品,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推动‘农文旅融合’,壮大特色产业,让乡村振兴的幸福答卷更有厚度、更有温度。”宿城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