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湖北宜昌:玛瑙河流域“全域+流域”治理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10-14 14:32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2025年宜昌市玛瑙河首届桔园自行车邀请赛,于10月12日在枝江市安福寺镇、夷陵区鸦鹊岭镇、当阳市王店镇三地联动举办,是玛瑙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转化为乡村活力的生动实践,也是“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尝试。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刘语桐 刘孜孜 柳月)2025年宜昌市玛瑙河首届桔园自行车邀请赛,于10月12日在枝江市安福寺镇、夷陵区鸦鹊岭镇、当阳市王店镇三地联动举办,是玛瑙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转化为乡村活力的生动实践,也是“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尝试。

 

微信图片_20251014110157_192_165.jpg

 

本次比赛由三地政府联合主办,宜昌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协办,吸引来自湖北省内外的302名专业选手与业余骑友。赛道全长16.07公里,串联东方年华田园综合体、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馆、夷陵区鸦鹊岭镇云朵驿站、三岔河龙鳞坝、当阳市王店镇史店村等标志性景点,选手们在骑行中可沉浸式体验“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田园风情,形成了“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的复合赛道。

 

作为长江一级支流,流经当阳、夷陵、枝江三地的玛瑙河,曾因淤塞污染成为宜昌生态版图上的 “伤疤”。如今,这条全长 60.8 公里、流域面积 749 平方公里的河流,通过 “全域 + 流域” 国土综合整治的创新实践,已蜕变为集 “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兴” 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为长江大保护写下了生动注脚。

 

微信图片_20251014110157_191_165.jpg

 

生态修复让劣五类河变身 “白鹭家园”

 

玛瑙河的重生始于生态基底的重构,针对历史遗留的淤塞、污染困境,当地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打出了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河道清淤工程打通水体循环 “脉络”,水生态修复项目让水生植物重返河道、湿地面积持续扩容,补播草籽复绿让河岸重披 “绿装”,而 “清四乱” 专项行动则彻底清除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顽疾。

 

生态治理的成效在水质变化中尤为直观:夷陵区鸦鹊岭镇三岔河源头水质从劣五类跃升至三类,曾经发黑发臭的河道如今碧波粼粼,水草青青间常有鱼儿游弋,生态的改善更引来了 “自然使者”,多年未见的白鹭重返河岸。

 

微信图片_20251014110202_193_165.jpg

 

枝江安福寺镇的玛瑙河省级湿地公园,总面积555.27公顷,湿地面积358.40公顷,湿地率64.55%,已监测到雀鹰、黑鸢等 4 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及 33 种省级保护野生动物。从 “污水河” 到 “生态河” 的转变,让玛瑙河成为名副其实的 “绿美流域”。

 

农业升级是碎田变良田的 “丰收密码”

 

玛瑙河流域综合治理涉及新增耕地面积约?8万亩?,其中通过“小田并大田”项目完成?3万亩?农田提档升级。通过国土综合整治实现耕地碎片化率从32%降至12%。夷陵区鸦鹊岭镇已完成1.8万亩“小田并大田”整治,新增耕地2000亩;枝江市和当阳市分别完成4000亩和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在经过灌排沟渠修复、田间道路改造,让农业生产条件实现质的飞跃。通过全域项目完成剩余新增耕地指标,并推动全流域农田规模化、机械化作业。美丽田园种上高产优质水稻、精品果园升级增效、从低产柑橘园转型为稻油轮作田后,亩均收入增加,实现了土地效益的精准提升。

 

微信图片_20251014110207_197_165.jpg

 

枝江市五家畈农机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邹宏芹说:“以前好多田有巴掌大,路有尺巴宽,农机不能进,作物产量低,现在千亩良田连成片,耕作高效更方便,我们努力当好‘田保姆’,做好‘田服务’,现在育秧、插秧、田管、机收、烘干、收储“一条龙”服务的农田达到一万多亩,实现了助农增收。” 

 

农旅融合使田园风光成为“打卡热点”

 

玛瑙河流域生态与农业的双重改善,为乡村旅游注入了强劲动能。沿玛瑙河打造 “一纵” 55 公里产业路,将当阳、夷陵、枝江的相关村串成 “珍珠链”,沿线布局云朵驿站、龙鳞坝、鱼鳞坝等特色景点,让田园风光变身旅游资源。

 

微信图片_20251014110157_190_165.jpg

 

夷陵区鸦鹊岭镇云台村的 750 亩精品粮油示范田,成为四季皆旺的旅游打卡地,春季油菜花海铺展金色画卷,夏季鱼鳞坝迎来亲水客流,秋季稻浪翻滚吸引摄影爱好者,冬季骑行爱好者穿梭田间小道健身观光。夏天三岔河畔,孩童戏水、游客小憩、农家乐炊烟袅袅的景象成为常态,村民经营的农家乐因游客激增生意红火,直接分享了生态改善的红利。更有企业在云朵驿站驻点直播带货,让 “田间好物” 通过镜头走向全国,实现了 “旅游引流、直播增收” 的良性循环。

 

产业转型让“化工依赖”变为 “生态赋能”

 

玛瑙河流域的产业升级,始于一场 “壮士断腕” 的转型。夷陵区鸦鹊岭镇果断关停年纳税过亿的支柱化工企业,告别“黑色 GDP”,转而聚焦绿色产业,成功引进蓝谷中微、城东再生资源等 54 家环保型企业,带来 242 亿元投资的同时,创造了 4000 多个就业岗位。

 

微信图片_20251014110207_199_165.jpg

 

在枝江市安福寺镇,产业转型则呈现 “就地升级” 的特色,果蔬工业园为全流域服务,助农增效。当地新引进的湖北福滋源食品有限公司,先是投资 1 亿元盘活闲置厂房建设浓缩果汁生产线,投产后迅速追加 23.7 亿元,启动百万吨级绿色生态果蔬深加工及智慧冷链物流仓储项目。这个项目不仅预计年产值可达 5 亿元、提供 120 多个就业岗位,更破解了果农的 “痛点”,将原本可能烂在地里的次果加工成高价值产品,实现 “变废为宝”,让产业链红利直接惠及农户。

 

治理创新让“全域统筹”激活振兴动能

 

玛瑙河流域的蝶变,根源在于治理模式的系统性创新。宜昌市构建起 “河长 + 检察长”“河长 + 警长”“河长 + 护河员” 的多元协同机制,落实市、镇、村三级河长负责制,通过《2024 年玛瑙河流域环境整治任务清单》明确责任,确保治理成效长效可持续,该项目也因此获评宜昌市 “四个重大”项目“优秀”等次。

 

微信图片_20251014110210_202_165.jpg

 

“全域 + 流域” 的整治理念更打破了行政壁垒,推动当阳、夷陵、枝江三地统筹发力。在项目推进上,沿 55 公里 “一纵” 道路布局农田整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 5 大类 16 个重点项目,形成 “以路为脉、串点成带” 的发展格局。目前,流域正全力推进综合治理 “3.0 版”,新谋划 4 个全域项目,计划减少零星建设用地 3000 亩,实现全流域项目全覆盖,让一二三产业全面提质增效。

 

从 “生态伤疤” 到 “振兴标杆”,玛瑙河流域的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真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一定能够融合发展。通过生态修复筑牢根基、农业升级夯实基础、旅游发展激活活力、产业转型增强后劲、治理创新提供保障,这条长江支流成功走出了一条 “生态美带动百姓富、百姓富促进产业兴、产业兴反哺生态美” 的良性循环之路,为全国中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 “宜昌经验”。

609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