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追忆林徽因的最后一课

发布时间:2020-05-15 20:09 来源:北京晚报

核心摘要:我于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营建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并入清华营建学系,改称建筑系或建筑学系。当时,系

我于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营建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并入清华营建学系,改称建筑系或建筑学系。当时,系里只有梁思成、林徽因两名一级教授,但是自1950年后,梁、林二位就不再授课了。
  
梁先生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是时任市长彭真。所以实际日常业务,包括总规、详规、城市设计直至重要建筑方案,都要亲自过目甚至亲笔修改。同时他又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还是许多学会、协会的负责人,其中担任的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外事活动频繁,所以无暇顾及系里事务,更不用说登台讲课。而林先生从来就不上建筑学的课。营建学系初期分为四个组(专业),一是建筑设计,二是城市规划,三是园林景观,四是工艺美术。1952年后,园林景观并入林学院(今中国林业大学),工艺美术组原定并入工艺美术学院,由于林先生坚持仍在建筑系保存下来。尽管几位骨干如高庄、常沙娜、李宗津等陆续调离,林先生只保留了两名女生,坚持做现代景泰蓝图案设计。但是,在1955年初一个寒冷的冬季,我却有幸听了林徽因先生给建筑系学生上的最后一课。
 
那是我们四年级时的一个设计作业,题目是舞厅设计,建筑的平面或矩形、或圆形、或椭圆形,自己决定,重点设计天花板、地面、门窗、墙壁,也就是室内装修设计。我的设计指导教师是留美海归周卜颐教授。未动手设计之前,周先生告诉我们,林徽因先生听说我们要作室内装修的课题,主动提出要给我们上课,地点就在胜因院家中。胜因院是抗战胜利后新建的一批红砖坡顶美国式独立住宅,比他们原来住的新林院二户并列的住宅要宽敞明亮。因为我们这班有六十多学生,家里容纳不下,所以分两次授课。上课那天我们每人带一个小马扎进到她家。她家的前厅和书房连通,书房临窗一张大书桌,林先生从书桌后面站起来,走在前面。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她。我们知道,她从上世纪40年代就患有肺结核,经常要卧床养病,今天为了上课,居然挺直身板站在学生面前。她穿着一件肥大的宝蓝色丝棉长袍,因为身体太瘦了,看起来长袍特别肥大。脚下穿一双翻毛一体的连帮鞋。她那时不过50岁,头发黑亮,只是面颊凹陷,瘦得有些脱形,只有一双大眼睛闪烁着炯炯的光芒。她讲课没有讲义提纲,而是漫谈式地讲了艺术构图的基本法则,色彩的运用,纹饰的构成。她把当年设计国徽的所有方案和许多景泰蓝花纹,大约有十几幅图,一张一张给我们讲评。她强调说: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必须要有中国的精神,这就是以中立国、以中治国、以中处事,所以全部构图必须绝对对称,又必须有一座能代表国家的古建筑形式作为构图重心,天安门理所当然成为代表。最后的方案达到了这些条件,最终就是现在的式样。在讲解中,她特别强调要注意细节。她说一个细节就如同画龙点睛,她指着靠墙的两个小沙发,说这是梁先生自己设计的,坐垫和靠背角度很舒适,两个木扶手是仿明式家具,在扶手下面和木腿之间各衬有一条木条,这就是细节所在,木条的线型遒劲圆滑,感觉上有一股灵气。既展示,又点评,足足有一个多小时,最后长舒一口气说:行了,下课吧,秃小子们先走,丫头们留下,我还有话说。事后,我们这些男生悄悄问女生,她(林先生)讲了些什么?女生都笑而不答。后来逐渐透露,原来她是对女生说了一些“淑女风范”的规矩,如发式、衣着,坐、站、走路姿势等。只是那时讲究朴素,没说如何化妆。
  
这节家中授课以后,她又卧床不起了,不久转入市内住院,再也没有起来。一代才女名师在1955年永远闭上了眼睛,再没能返回她的清华园,凑巧我们也在当年毕业,告别了母校。
  
斯人已矣,只有这最后的一课,就像她的诗句“你是人间四月天”,永远留下青春的记忆。(王世仁)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