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智慧建造成为服贸会建筑专题展区聚焦点

发布时间:2020-09-06 1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摘要:北斗高精度定位、BIM放线机器人、5G+AI眼镜、无人机热成像、BIM+MR....。正在北京召开的2020年服贸会建筑服务专题展区中成为目光

北斗高精度定位、BIM放线机器人、5G+AI眼镜、无人机热成像、BIM+MR....。正在北京召开的2020年服贸会·建筑服务专题展区中成为目光焦点。
 
中建一局副总工程师杨晓毅表示,物联网、大数据、5G、区块链、MR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设备,在建筑业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国建筑(601668,股吧)业已从过去“出大力、流大汗”的传统建造时代步入数字化、网络化的智能时代,中国建筑企业用国际领先的智慧建造,为全球合作伙伴贡献高品质和效率的服务方案。
 


2020年服贸会·建筑服务专题展区现场。中建一局供图
 
在中建一局展区,有个神秘的盒子引起众多参观者兴趣,这是中建一局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CSCEC-HC-5。据了解,2014年中建一局将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于600米高的世界最高办公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施工及变形测量中,自主研发出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这是北斗GNSS高精度定位系统在民用工程中的首次应用,经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为全球“千米级”超高层的建造和安全监测贡献了中国方案。
 
杨晓毅介绍,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精准测定超高层建筑在建造中因温差、风力等气候因素可能导致的变形数据,建造中可及时预警和纠偏,解决了高精度施工和变形测量的关键技术难题,实时确保超高层建筑在建造中的稳固与精准。与传统的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铅直仪等测量仪器和普通大地卫星接收技术相比,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成功解决了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因施工环境复杂、遮挡严重、同步观测困难、接收信号差、数据质量差而面临的世界性建造难题。
 
展区内,工作人员指挥着BIM放线机器人进行校核数据演示。工作人员介绍,放线机器人可对异形建筑进行精准智能测距,放线偏差精确在1毫米以内。业内人士称,放线机器人与BIM+MR、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应用于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工程建造,实现由280万块窑砖筑起的拱体的颜色、厚度、材质呈现渐变效果,从而将每1平方厘米都不相同的异形建筑的设计变成了现实。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建造中遇到了734吨重的明清窑址,通过智慧建造,创造了世界最大窑址群体迁移的世界首个成功案例。
 
中建一局总工程师薛刚说,这次服贸会,中建一局重点展现“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超高层建造中的应用、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在超大工程建造中的应用、步履式顶推技术在建筑平移中的应用、智能型临时支撑体系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等5项国际领先的智慧建造成果。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