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陕西延安:将红色文化植入城市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1-06-03 09:02 来源:光明日报

核心摘要:前几年,新一轮创文工作启动后,延安市先后启动218个老旧小区改造,43个垃圾分类试点驿站,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5所,新增学位2.3万个,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7.6万座,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基本保障能力。

“以前买菜要到超市或市场上买。现在在小区里边的果蔬共享点智慧无人生鲜柜就能直接买到。”延安市民郝庆银说。受益于延安市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79岁的退休教师郝庆银所住的小区不仅装上了新电梯,配套的各种新设施也让大家享受到了智能化带来的便利。
 
前几年,新一轮创文工作启动后,延安市先后启动218个老旧小区改造,43个垃圾分类试点驿站,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5所,新增学位2.3万个,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7.6万座,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基本保障能力。
 
 
“您好,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走天桥!”“请您自觉排队候车、上车!”在延安市城区的每个交叉路口、公交站点,时常能看到一个个戴着红袖章、拿着引导旗的志愿者劝导行人文明出行、文明乘车。古稀老人侯贵宝,主动走上街头,劝导人们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咱们延安市在创文工作当中,人人争先进,我也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创文工作的深入推进,延安市的红马甲志愿者也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近年来,延安市把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管理、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规章,丰富载体,强化措施,拓展范围,使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社会化、社区化。在延安市宝塔区,就活跃着641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人数达102928人,近800个服务项目活跃在红色旅游、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治安巡逻、公益文化、社会救助、交通劝导领域。“让空巢老人身边有儿女般的关怀,让农民工身边有朋友般的关照,让残疾人身边有亲人般的关爱,让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已成为革命圣地延安最暖心的自觉行动。
 
吴起作为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出发点。近年来,用长征精神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当地各所中小学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一堂必修课。
 
“我们坚持让长征精神进课堂,每周每班安排一课时开展实践活动,同时专门开设了红色精神品德课、红色旋律音乐课等6大特色课程,编写了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等校本教材。”延安吴起胜利会师红军小学校长李树萍说。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也对接市区42所中小学,带领“小小讲解员”挖掘红色小故事105篇。
 
“我们的初衷和想法就是希望把红色基因埋入到孩子们的心灵里,融入孩子们的血脉当中,与孩子们共同成长。”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延安市累计有6000多名“小小讲解员”深入445处革命旧址,义务为游客讲解30多万场次,听讲游客超40万人次。
 
“文明城市创建显著的改变,就是城市干净整洁,市民素质明显提升,大家在这里安居乐业,充分享受着获得感和幸福感。”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光远介绍,近年来,延安市积极探索革命老区和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创建文明城市新路径,全域实施核心价值思想道德建设、红色基因特色文化传承、优质服务健康宜居提升、公共安全社会治理保障、绿色美丽环保生态修复、常态长效科学管理支撑“六大工程”,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用心用力,精工细作,树立了文明延安的新形象。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