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在2021年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岁生日。从诞生之初风雨飘摇、惶惶不可终日的艰难摇摆,到疫情期间张弛有度、万众共聚一心的自信强国,一晃百年而过,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3月底的时候,苏州城市公司请来了苏大的查佐明教授讲述党课《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里面提到了十九大前夕网上流传的一个创业故事—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比作创业公司的奋斗史,将新中国成立比作上市。这则比喻远起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写给李达的信,近则到金一南教授在2017年的演讲。大意是1921年,几个有志之士借着马恩列的商业计划书,凭着一股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胆气,成功注册公司;1935年,纠正了海归领导的左倾错误,选举出天才CEO毛泽东同志作为领导核心;1945年,联合国内外其他公司,一举打败了恶性竞争对手东洋财团;1949年,在广大用户的支持下,成功在世界平台上市;1966-1967年,在投机分子的扰乱以及团队创始人相继逝世的严峻情势下,公司面临重大机遇调整;1978年,早期联合创始人向发达公司学习,探索公司新的发展模式;1992年,转变了持续数十年的公司管理体制,开展公司市场化发展;1997年和1999年,成功收回被海外集团长期兼并的两个子公司;2013年,第五代高层领导班子上任,严格打击“老虎”和“苍蝇”,净化团队的纯洁性;2015年,公司市值已超过10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2017年,这个团队顺利完成交接班,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式组建。
距金一南教授的演讲又过了四年,这个创业团队的故事仍在继续。2020年,公司成功控制住新冠肺炎,全球第一个在疫情中恢复经济正增长,并实现了百年奋斗目标,用户的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漫漫创业奋斗史,缓缓流淌向天明,从13个代表,50多名成员,到如今9191.4万名成员,历经百年的沧桑,取下累累硕果的同时,仍不忘初心。这样优秀的团队,谁人不赞扬一句“雄鸡一唱天下白”。
时代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百年前的人与物,终究留在了记忆里,我们捡拾起沙滩上的贝壳,继续向前。作为90、95后的新青年,一直被老一辈说是幸福的一代。确实,相比于80后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而物质匮乏的那段时期,我们出生时不愁吃穿,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我们能得到更多的知识,选择更加多样化,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会遗忘。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出现了许多90后的身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团中央组织各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安排春节假期值守,开展疫情“12355青少年心理援助特别行动”。接连不断打进来的求助电话,让浙江省衢州市12355热线的心理咨询师徐蓉应接不暇。她一边细致地做着解答和安慰,一边认真做好记录。
团江苏省委开展了“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由28所高校3736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最强家教团”,为1280名医务人员子女提供公益家教。
福建华侨大学发起了“众志成城华大人、抗击疫情我先行”活动,组织130余名战“疫”青年志愿者投身到127个社区(村)的联防联控工作。
在这场战役中,还有很多志愿者的身影。被困家中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小区/社区出入口测量体温的身影、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宣传登记的身影、电视新闻中激励抚慰的话语,所以我们自觉保持1米排队、自觉戴口罩、自发宣传,最后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的扩散,还中国一片白色海洋。
这次疫情是我自出生以来亲身经历过的最大的灾难,以前的我只是从新闻报道中感受世界的磅礴、冷暖和险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也是通过宣传和书籍,没有真正经历,总有一层薄雾,如梦似幻,就像庄周梦蝶,就像《楚门的世界》。但是这一次,我看到了志愿者的红色小马甲,我也亲眼看到医护人员奔赴武汉,虽然囿于家中,但反而更能感受到世界的温暖和真实。
春风化物,细雨润生。红色的基因悄无声息,于百年时光间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发芽,心相连,无声而有力量,展开双臂,向世界呐喊,对灾难说“不”,拥抱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