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141”取其谐音为“一是一”,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位于浦东大道141号的浦东开发陈列馆,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起点,它见证了浦东“扬帆起航”与“茁壮成长”。馆内一份特殊文件的复制品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浦东开发开放的正式批复。3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至此...
时间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在上海流传这么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黄浦江两岸,一边是万国建筑,一边是阡陌农田。三十年前的浦东是老百姓口中的“烂泥渡”。有这么一首民谣:“黄浦江边有个烂泥渡,烂泥路边有个烂泥渡镇,行人路过,没有好衣裤”。如今,而立之年的浦东早已摆脱了“烂泥渡”,成为了一座高楼林立、功能集聚、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城市,聚焦着全世界的目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发挥窗口和示范作用。发展是硬道理,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得出这条经验后,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提上了中国发展的议程。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党中央把目光锁定在浦东。“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当年提出来的十六字方针阐明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主要任务,同时揭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意义。
三十多年过去了,而立浦东,我们都是见证人。三十年开发开放,三十年艰辛探索,换来了“沧桑巨变”。浦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归因于三十多年来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浦东是一个传奇,三十年间奇迹般地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浦东更是一个象征,它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决心与信心。
“海拔高度”印证了浦东的发展。提起浦东,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它代表了一个不平凡的年代。东方明珠电视塔建成于1995年,塔高468米,享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誉,它是浦东开发开放的排头兵、进军号。1999年,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层建筑金茂大厦建成。88层、421米的金茂大厦圆了中国人的摩天梦,同时成为浦东的新地标。2016年投用的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是国内第一高楼。浦东的“高度”不断被刷新,被超越。奔流不息的黄浦江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并以澎湃的劲头继续向前。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就是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支持浦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锐意进取,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进取,铸就辉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强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审时度势,谋求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奇迹。我们在党旗下成长,感受着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美满。党旗飘扬的地方就是力量与希望。
建党百年新起点,昂首奋进新征程。正如唐代诗人王维描述的那样:“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这个春天是属于奋斗者的春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让我们在学党史中汲取磅礴力量,在守初心中践行为民宗旨,在担使命中书写人生华章。
下一篇:修好党史必修课 练就惠民好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