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聚焦赣州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1-06-15 09:46 来源:

核心摘要:

        为深入探访赣州这片红色故土,解读赣州加快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有力举措,宣传赣州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政策、开放平台、营商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由赣州市委宣传部和香港经济导报共同组织的“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聚焦赣州采风活动”于6月11日在赣州圆满落下帷幕。参加此次活动的有香港经济导报、香港紫荆杂志、香港镜报、香港大公文汇报、凤凰网、香港阳光杂志、中国志、澳门商报、澳门月刊、广东电视台、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东莞日报、珠江商报等22家粤港澳大湾区主流新闻媒体共30余人,采访团一行深入赣州市寻乌县、安远县、信丰县、南康区等9个县(市区)采访,整个活动时间为期六天。

大湾区主流媒体采访团参观江西佳信捷5G产业园(图)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革命老区江西赣州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皆取得重大进展,成果丰硕喜人,营商环境大为改善。赣州作为江西的“南大门”,与大湾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区位好。赣州毗邻广东,是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前沿,也是大湾区联动内陆发展的直接腹地,赣深高铁年底通车后,2小时即可到深圳。二是政策优。国家支持革命老区、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在赣州叠加,特别是赣州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设在赣州的鼓励类产业都能享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优势明显。三是产业实。赣州初步形成了现代家居、稀有金属、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特色主导产业,正在打造“1+5+N”产业集群。四是平台多。拥有3个国家级经开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革命老区中唯一拥有铁路、公路、航空三大口岸的城市。五是生态美。赣州是江西母亲河赣江和香港饮用水源东江的源头,森林覆盖率达76.4%,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参观赣州(上犹丿溢联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图)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江西省重大决策部署,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作为赣州市“三大战略”之一,举全市之力予以推进。自2020年6月,江西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来,赣州市坚持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对接取得新进展。赣深高铁今年可建成通车。寻乌至龙川、信丰至南雄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即将形成5条入粤快速大通道。开工建设瑞金机场,赣州黄金机场与深圳、广州、珠海等大湾区主要城市实现航线覆盖。赣粤运河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赣州港综合枢纽货运码头启动建设。二是开放平台对接实现新突破。与深圳启动共建深(圳)赣(州)港产城特别合作区,积极探索“特区+老区”合作发展全国范例。成功开行“深赣欧”班列,开通运营“赣深组合港”,在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的通关新模式。三是产业协作取得新成效。加强全产业链对接,建设配套大湾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和延伸带,引进世界500强格力电器建设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加强金融合作共建,获批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引进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在赣州设立分行并开业运营。加强科技协同创新,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挂牌运行,填补了江西省无国家级大院大所的空白。成功加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与华为共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引进深圳启迪科技建设我市科技城。四是后花园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力打造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的后花园和优质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广东省人民医院整体托管赣州市立医院,派驻36名博士专家团队入驻;成立在粤赣州籍医学专家委员会,104名正高职称医师可在赣州市自由执业,实现赣粤两省异地就医备案和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开通广州、深圳至赣州旅游直通车,引进华强方特、华侨城、鼎龙等大湾区知名企业投资建设方特东方欲晓乐园、江南宋城、十里桃江森林度假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赣州)配送分中心,入选大湾区“菜蓝子”生产基地32个、占江西的97%。五是体制机制对接呈现新气象。对标大湾区规划、政策、营商环境,出台了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方案,努力实现与大湾区规划无缝衔接、政策同频共振、规则全面接轨。目前,赣州市率先在全国试行“全产业链放权”改革,与广州、深圳、东莞、中山、韶关、惠州、河源、梅州等地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力争“大湾区能做到的赣州都要能做到”。
 

记者还了解到,下一步,赣州将围绕建设革命老区与大湾区合作样板区、内陆与大湾区双向开放先行区、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创新区、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等“三区一园”的目标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抢抓机遇、主动融入。我们相信,赣州的明天会更美好!(冯正经)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