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2023年9月22日,从漯河市文明办了解到,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在安徽省滁州市举办,漯河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中转站运行部维修班班长陈松华获得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
陈松华,自2002年参加环卫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精神,默默无闻,不计名利坚守在环卫维修一线21年,维修垃圾转运设备20000多台次,先后穿烂工作服100多件,戴坏手套10000多副;疫情期间连续奋战在保障清运前沿72天,维修设备200多台次;他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实施转运设备方面发明和技术革新30余项,累计节约经费15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漯河市环卫系统的正常运转,为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被推选为漯河市第七届人大代表,2021年1月,受邀与时任市委书记、市长共同为漯河“全国文明城市”奖牌揭牌,并先后获得“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漯河市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漯河市优秀共产党员”“漯河好人”“漯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近年来,漯河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业务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广大干部职工扎根一线,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化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强大力量,一大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的好人事迹不断“涌”出。自曹全岭和环卫职工孙付平、冉翠花先后荣获“中国好人”称号后,陈松华获得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至此,漯河市城市管理系统在岗在职的已有4人获得“中国好人”称号。该系统园林职工李研、公厕保洁员崔铁根、城管队员翟文东也先后荣获“漯河好人”称号。
为更好地发扬“好人”引领作用,2022年年底,他们自发组建“漯河城管好人团队”,相继开展了关爱留守、孤寡、智力障碍和困难家庭儿童系列活动,并开展普法宣传、为老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发挥“好人”团队力量,唱响“好人”赞歌,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全社会营造敬好人、学好人、做好事的氛围,助推漯河“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