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

发布时间:2023-09-26 13: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核心摘要:9月20日,一项关于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质》杂志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树涛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徐雪涛为第一作者。

9月20日,一项关于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质》杂志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树涛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徐雪涛为第一作者。
 
据悉,研究人员受到自然界中沙塔蠕虫构筑巢穴过程启发,利用天然基粘结剂粘结沙粒、矿渣等各类固体颗粒,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制备了力学性能优异的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为在建筑领域中降低碳排放量提供了新思路。
 
生产传统水泥基建材时,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需消耗大量能量,并产生巨额碳排放量。发展新型低碳建筑材料,尤其是基于天然原料的低碳建筑材料,对于在建筑领域内降低碳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多种基于天然原料的粘结剂,如生物高分子、细菌矿化粘结剂及酶矿化粘结剂等。然而目前利用各类天然基粘结剂粘结沙粒及其他固体颗粒所形成的块材强度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实际建筑需求。
 
自然界中,沙塔蠕虫可通过分泌复合有正电性蛋白与负电性蛋白的粘液,粘结沙粒,构筑坚固的巢穴。王树涛研究团队引入正电性季铵化壳聚糖与负电性海藻酸钠,形成仿生天然粘结剂,实现了对于沙粒、矿渣等各类固体颗粒的牢固粘结,并最终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形成高强度低碳建筑材料。该材料的抗压强度高达17兆帕,可达到常规建筑材料要求标准。
 
此外,该天然基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性能、防水性能以及独特的可循环利用性能,在低碳建筑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