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要求,推行绿色低碳城乡规划设计理念,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
根据《方案》的安排,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 100 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通过推进试点任务、实施重点工程、创新政策机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方案》提出了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的目标:
到 2025 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构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形成,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试点对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到 2030 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进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改革如期完成,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全面建立,有关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对其他城市和园区带动作用明显,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推进碳中和奠定良好实践基础。
据了解,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的内容有五项:
确定试点任务。要求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优化升级、节能降碳增效以及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谋划部署试点建设任务。
实施重点工程。要求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在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先进技术示范、环境基础设施、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规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强化科技创新。要求试点城市和园区要要创新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
完善政策机制。要求试点城市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试点园区要加快建立以碳排放控制为导向的管理机制。
开展全民行动。要求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促进绿色消费,创新探索绿色出行、制止浪费、垃圾分类等方面体制机制。
为指导试点城市和园区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还出台了《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明确了试点城市和试点园区的主要任务。
试点城市的主要任务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城乡建设低碳转型。要求,推行绿色低碳城乡规划设计理念,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因地制宜推进清洁供暖。严寒、寒冷地区城市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供暖,逐步降低化石能源供暖比例;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要推广各类高效热泵产品,扩大地热能、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
试点园区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推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水平。要求,提升园区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低碳水平,新建基础设施优先采用绿色设计、绿色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完善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垃圾焚烧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等环境基础设施。加强园区能源、碳排放智慧监测管理设施建设,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绿色低碳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