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2022年3月11日,住建部接连发布了《“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两份发展规划。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
2022年3月11日,住建部接连发布了《“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两份发展规划。要求开展高效智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利用。光伏能源作为绿色科技发展的基础,是新基建发展的“技术底盘”,同时也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奠基和先导,已成为市场竞逐的一片新蓝海,更是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关键因素。以光伏建筑一体化为代表的绿色科技建筑,已然成为我国在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趋势,更是目前政策大力扶持的方向。
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和BAPV(光伏附着于建筑物)是光伏与建筑结合的两种典型技术。隆基森特总裁蒋东宇表示,BIPV的核心是把光伏作为建筑的一个部分,既要让光伏和建筑材料同寿命,还要具备建筑标准一致的技术指标,包括防漏水、防火性、抗风揭等。因此,无论是从屋面安全,还是全生命周期计算的经济性出发,BIPV都具有显著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近期国内密集发布近零能耗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各省市绿色建筑补贴政策逐步落地。BIPV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显著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引导。据其测算,至2025年,国内工商业BIPV年新增装机将达到27.5GW,对应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
什么是真正的BIPV?专家:融合须深度
来自隆基绿能BIPV产品设计负责人张松直言:“光伏发电具有错位性,业主从对效率的追求,度电成本的追求,转而关注如何有效实现光伏发电的消纳最大化。”
他说,不管是BIPV还是BAPV,核心理念就是有效的能源管理,才能让BIPV在多应用场景的开发优势得以体现。可以做到屋面、立面、车棚等多种园区设施的加载,加之配备国家强制的15%到20%的储能电池,结合太阳日照东升西落的特征,组成优良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这种性能的升级要远远高于电池和组件端单纯一点速率的提升。这也就是BIPV的解决方案,他的包容性、整合性更强大。
最后,张松说出了一番技术哲理的阐释,重新界定了BIPV和BAPV。他表示,BIPV不仅仅是表现形式,其核心其实是看内在功能的占比。BIPV不是看简单的建筑结合,而是光伏与建筑的配电系统的深度融合以及建筑的消纳方式深度融合。它也包括光伏组件、建筑和人员的居住习惯深度融合,具有人文价值,这才是BIPV。有的解决方案虽然是BAPV的产品形式,但是跟企业的生产生活活动深度融合后,就是一种BIPV。所以每当找到客户的核心痛点,再以此为指导,深度开发的解决方案才有价值。
根据以上张松的观点,对于居民社区来说,即便只是引入了BAPV的产品形式,只要社区居民的生活深度融合后,也是一种BIPV,能够成功执行落地也非常考验工程执行方的能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真正BIPV引入,在使用期限内可杜绝“水流成河”,屋墙皮脱落,还可以实现延长光伏组件的寿命等优化需求,是BIPV为普通人生活的增益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