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政研观察|城市管理力量“沉下去”,城市基层治理“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10-29 16:44 来源:中国建设报

核心摘要:为贯彻近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部署要求,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 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现场会,交流推广经验做法,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各地立足实践探索创新,绘就城市基层治理新图景...

 

为贯彻近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部署要求,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 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现场会,交流推广经验做法,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各地立足实践探索创新,绘就城市基层治理新图景。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红色根基”。党建引领是城市管理进社区的“定星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各地将党的领导贯穿城市管理进社区全过程各环节,深度融入社区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体系,将城市管理触角延伸至社区末梢,推动城市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前置,快速响应人民群众诉求,实现“群众有需求,城管有回应”,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例如,无锡市全市219名城管队员在社区“两委”班子及小区党支部任职,深入融合党务与业务,把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规范标准、执法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为“负责人”、驻点队员为“主理人”、居民为“合伙人”、职能部门和辖区单位为“参与人”的社区基层治理模式。

 

注重协同配合,解锁基层高效能治理新密码。协同配合是城市管理进社区的重要保障。在城市管理进社区推进过程中,要着力强化城市管理部门与街道社区、相关部门、物业服务企业等协调联动,运用“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等工作机制,探索打通条块壁垒、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推动社区治理问题依责响应、高效解决,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例如,台州市设立“和合议事厅”,多部门联合组建调解队,群众可点单式选择调解人员,矛盾调解成功率高,实现“小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深圳市充分发挥社区协同治理优势,组织引导“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居民、企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治理。

 

加强科技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科技赋能是城市管理进社区的有力支撑。数字平台让社区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为城市管理部门实现快速响应、科学决策和精准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推动基层治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转型升级。例如,重庆市依托城市运管服平台,持续推动社区层面人、房、地、事、物数据应归尽归,依托“民呼我为”系统,建立“社区提案”专项通道,推动居民需求“一键直达”。青岛市通过数字化手段对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收到的群众诉求“打开来分析”,厘清城市管理短板弱项和市民群众急难愁盼,确定工作的重点难点发力点,以城市管理进社区为载体,强力推动群众“诉求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此次现场会既是对前一阶段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的检阅,更是共赴新程的新起点。基层安则天下安,随着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的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和基层治理双向奔赴,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注入新活力。(王琰)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