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住建之声

山西:社会力量认养文物将有章可循

发布时间:2019-01-18 09:43 来源:山西晚报

核心摘要:《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办法》(简称《办法》)将于2019年2月15起正式施行。据介绍,该办法是目前国内专门针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出台的第一步政府规章。


 
1月17日上午,记者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获悉,《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办法》(简称《办法》)将于2019年2月15起正式施行。据介绍,该办法是目前国内专门针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出台的第一步政府规章,是对山西省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填补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没有法律依据的空白,使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据悉,《办法》就目前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最活跃的不可移动文物认养、博物馆公共服务、文博志愿服务三个主要方面,对社会力量参与行为进行规范,并提供相关引导和扶持政策。尤其是规定了不可移动文物认养的范围、程序、年限,明确了不可移动文物认养后的用途、认养人的权利和义务,并针对文物的修缮和利用设置了禁止条款,这也是该办法最大亮点之所在。
 
一直以来,山西皆是全国著名的文物大省,文物资源极为丰富,文物保护任务艰巨。面对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和拓展利用需求,仅靠各级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2017年3月,山西省既已启动实施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发起了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的动员令,号召社会各界力量通过不可移动文物认养和出资修缮、文创产品开发、博物馆公共服务、文物捐赠、文物看护巡查、流散文物回归、文博志愿服务、文物交流合作等多种渠道广泛参与。但是,由于没有法律依据,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行为难以规范,社会力量参与者和文物所有人权益期待法律保障,《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办法》正是在此种背景之下出台的。
在山西省政府的领导下,该省司法厅和省文物局组成专班,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在总结经验、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几易其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办法》草案。2019年1月2日,山西省政府第20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办法》,1月4日,经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同志签发,以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61号正式公布,《办法》自2019年2月15日起正式施行。

(绘图:牛力)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