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住建之声

从北京中轴线看古城魅力

发布时间:2023-02-09 17:06 来源:《 人民日报 》

核心摘要: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1月28日,《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实施。根据《规划》,全长7.8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1月28日,《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实施。

根据《规划》,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曾提到北京中轴线,“就全局之平面布置论,清宫及北京城之布置最可注意者,为正中之南北中轴线……其布局尤为谨严,为天下无双之壮观。”1951年,梁思成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一文中,再次赞美:“北京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展示了古都北京的气魄和底蕴,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

作为全世界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北京中轴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精彩记忆。

中轴线北端,钟楼、鼓楼一北一南,相望数百年。在此敲响的晨钟暮鼓引发的不仅是声音的震动、历史的记忆,更是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2022年8月,“时间的故事”展览在北京鼓楼开展。置身古建之中,通过沉浸式的数字展、丰富的交互体验,参观者感受着中轴线沿线古建筑的魅力。

北京鼓楼保护展示工程于2019年11月启动。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展示工程设计贯彻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价值诠释准则——最小干预,可识别、可逆化,没有向文物建筑本体打入一颗钉子。”

2011年北京市提出中轴线申遗,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随着日前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全景图”的确定,每一处遗产的保护措施都是“量身定制”。

正阳门是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点,正阳门箭楼的修缮,每一处都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关战修指着屋面的灰筒瓦说:“这些瓦片并非全部揭掉换新,而是逐一‘揭盖瓦、查底瓦’,只对缺失、破损的瓦片进行添配、更换,补配的瓦片按原样烧制回归原位。”目前,修缮工程任务已完成,正在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

中轴线是一条物理轴,也是一条文化轴,还是新时代首都的发展轴。“如果把北京城比喻成一张五线谱,中轴线就是其中最优美的旋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则用自己的故事为中轴线伴奏出新时代发展最动听的和弦。”从小在什刹海胡同里长大的方喆,说出了许多北京市民的心声。

传承历史文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办主任陈名杰表示:“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让北京市民从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修缮保护文化遗产、治理周边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改造具有传统建筑风貌的商铺、实施绿色空间景观提升工程……北京中轴线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一幅开阔的空间画卷正徐徐铺开。

随着申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公众与中轴线的“亲密接触”越来越多:两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参赛作品已经超过10万件,中轴线大讲堂线上累计观看人次突破2500万。古老的文化遗产正在融入人们的生活,生机勃发走向未来。

向北,经历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见证着这座世界上唯一“双奥之城”的成长。向南,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开放的姿态联通世界,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迎着时代的发展,7.8公里的中轴线迸发出新的生命力,继续伸展筋骨,延续文明。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