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以“一针一线绣山河”的匠心,将城市治理的经纬交织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现代新画卷。
——湖北省宣恩县城市管理工作纪实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杜佳晨 通讯员 罗清峰)鄂西南的层峦叠翠间,清江蜿蜒如练,贡水碧波潋滟,宣恩县这座山水之城,正以“一针一线绣山河”的匠心,将城市治理的经纬交织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现代新画卷。
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清扫车沿着街巷悄然作业,道路环境干净整洁,城市管理井井有条……沿途皆风景,人在城中行,似在画中游。宣恩县城市管理执法局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行动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治理的“针尖”更精准、“针脚”更细密、“走线”更美观,走出了一条“绣花式”城市管理新路径。
贴心“管家”,解决群众烦心事
从昔日“一盘沙”向今日“聚成塔”蝶变。从2024年起,宣恩县大力实施“城管进社区”建设工作,让社区治理实现从“散”到“治”,再到“治理典范”的美丽蝶变,为城市治理探索新路子。
在宣恩,各个社区打造了爱心驿站、骑手之家、“邻里食堂”、共享菜园等服务阵地,配备休闲桌椅、饮水机、空调等设施,为居民群众、环卫工人、外地游客等提供贴心服务,实现党建工作宣传、一线人员关爱、便民利民服务、文明行为引导等服务功能最大化。
上湖塘社区大力推动“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城管接单”的“三方联动”模式,推动城管人员到社区报到全覆盖,认领“微心愿”,自下而上接诉即办,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网格不出社区。
强化网格数字赋能,依托“码上行”平台,上塘社区通过收集群众关于城市治理、平安建设、旅游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社区后台接单后即启动“吹哨”机制,按照“群众吹哨、党员报到”“小区吹哨、部门报到”原则分类处理,建立“135”管理闭环,1个工作日受理、3个工作日处理、5个工作日答复,形成“群众随时吹哨、党员及时报到、问题限时销号”的响应机制,及时受理群众诉求。
在宝塔社区,“8090青力缔造”青年干部发挥自身优势,与群众共同谋划商定房前屋后如何升级改造,建成集休闲、观光、教育于一体的红色院落;猫儿堡社区“团团聚力”通过群众座谈会、绿色社区志愿者选拔等,开展绿色社区宣传教育,对贡水河道两岸进行景观美化、亮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名片;珠山镇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全面实施“张富清红色驿站”扩面提质赋能工程,打造了一批“群众门口、游客身边”的张富清红色驿站。
提速“城市管理+社区网格”融合赋能,健全“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城管接单”服务模式,延伸服务群众“触角”,实现城市管理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宣恩县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让广大居民成为真正的主角。
妙手“管家”,绘出城市秀丽容颜
聚焦群众‘微幸福’,以环境治理‘小切口’做实为民服务‘大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近年来,宣恩县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县城、管理县城,拟征收房屋“两违”建筑调查、认定、拆除工作,护航恩高宣快速通道、浪漫温泉城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建成城市口袋公园、微公园,示范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城市美景。
“现在是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近年来,宣恩县创新治理模式,积极挖掘道路周边“巴掌大”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引导群众在家门口打造“微景点”,既贴近群众生活,又串联起恩施民风景点,与城市街景融为一体。
宝塔社区则通过利用与兴隆街社区毗邻地带的社区闲置空地,把零星地块合理规划建成菜园区、花园区、休息区,引导群众将常年堆积生产生活杂物的闲置地改造成为公园绿地,栽种月季、菊花、桂花等多种花草绿植。
“依托零星地块集中改造,打造城市‘微景观’,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让市民群众真正得到幸福感、获得感”宣恩县珠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因势利导建设休闲公园、打造“家门口景点”、完善“口袋花园”,让群众在“小而美”中体会“微幸福”……近年来,宣恩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让生态优势成为发展胜势。
精细“管家”,让治理更有温度
在宣恩,“城管蓝”不仅是秩序的守护者,更是温情的传递者。一面是严格执法的“铁面”,一面是暖心服务的“柔肠”,这种“刚柔并济”的治理哲学,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突出服务暖民心。宣恩县城市管理局以治理城市“堵点”为突破口,把准“占道经营”脉搏,化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通过合理设置便民摊点,有序引导流动商贩进入便民摊点规范经营,从源头上解决群众诉求,城管执法实现了由过去暂扣物品、开具罚单的“单一执法”向提前通知、积极引导、及时劝离等“服务管理”的转变,“流动摊位”变身“梦想市集”。
柔性执法促文明。宣恩县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将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相融合,针对非机动车违规停放现象频发,创新探索“温馨提示”“首违免罚”等人性化执法方式。通过电话告知,张贴“温馨提示”等方式,引导市民养成规范停车、“文明”归位的良好习惯。
“首次违停不罚款,这份提示单让我心服口服。”车主李先生展示着一张粉色告知单,上面印着“温馨提示:文明停车,下次可别让爱车‘迷路’哦”。宣恩创新“首违不罚”制度,对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劝导为主,推出县直机关单位免费对外开放停车、“错时停车”“潮汐车位”等柔性措施。
城管部门联合残联、商会打造“梦想市集”,为30余户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摊位。如今,“市集”日均客流量超2000人,成为省级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执法不是驱赶,而是点燃希望。”宣恩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社区的“微触角”到“大城管”格局,从生态的“山水画”到多元共治的“同心圆”,当科技与人文共融、秩序与温情并存、生态与发展共生,宣恩这座小城以独特的治理密码,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管理写下了生动注脚。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