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住房保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海北州立足实际,主动作为,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抓手,累计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9万套,帮助7万余户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了“安居梦”,其中1.4万余户家庭住进了公租房,基本实现了对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应保尽保目标,公租房保障...
住房保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海北州立足实际,主动作为,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抓手,累计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9万套,帮助7万余户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了“安居梦”,其中1.4万余户家庭住进了公租房,基本实现了对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应保尽保目标,公租房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精准施策,织密民生保障网络。为确保保障政策惠及最需要的人群,海北州建立分层次保障体系,将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作为优先保障对象,同时将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转户农牧民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在具体执行中,积极联动行业主管部门与用人单位,累计为6302名环卫工人、进城务工人员等行业职工提供了住房保障。对孤寡老人、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优先配租政策。全州累计保障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2288余人次,实现了兜底保障。
创新机制,规范分配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在协同机制、管理体系、监管模式、运营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建立由住建、民政、财政、公安等多部门组成的住房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在保障性住房分配环节,实行政策、程序、房源、对象、过程、结果、投诉处理的“七公开”制度,并实行常态化受理机制。公租房申请与审核严格实行“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制度。明确由社区负责受理申请材料,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复审并公示,多部门联合终审并公示的工作机制及办理时限,有效杜绝了违规申请现象,让公租房资源真正流向住房困难群众。
动态管理,灵活定租严格把关。为确保公租房资源的精准利用,定期开展保障对象资格复核工作。通过入户调查、数据比对等方式,根据家庭收入、住房等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核查,及时调整保障方式与租金标准。对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严格按规定清退,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在保障公租房正常运营和维修管理的前提下,依据保障对象的支付能力实行差别化租金标准。对城镇低保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金根据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灵活确定,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2024年共收缴租金593.21万元,租金收入主要用于房源筹集、偿还公租房贷款本息及维修养护、管理等。
创新运营,智管双轨精细服务。创新运营管理模式,通过委托具备资质认证与行业经验的第三方运营管理机构,构建“政府监管+专业运营”的双轨制管理体系。第三方机构依托标准化服务流程与智慧化管理手段,承担公租房小区的秩序维护、设施养护、租金收缴及租户服务等全链条管理工作,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服务”的转变。同时,通过入户排查、档案比对、安装智能门锁等方式,进一步杜绝违规转租转借。2023年以来发现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约72户,目前均已整改完毕。此外,以海晏县为试点,积极推进公租房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投入130.05万元对西海镇2220套公共租赁住房全部安装了智能门锁,实时更新租户信息,实现数据动态监测,全面提升了小区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撰稿 李健兴)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