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张天强 余力)近年来,湖北襄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坚持用“六个强化”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组织制定《城市管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和《襄阳市地方立法涉及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进一步规范和监督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民生保障。在襄阳市区开放30处夜间经营区域和路段,要求商户按照“定区域、定时段、定类型、定标准、定措施、定责任”的“六定”管理要求,规范开展夜间出店占道经营活动,加快消费恢复提振,切实保障民生需求。
三是强化柔性执法。以全市“一网统管”平台建设为契机,梳理细化城市管理“常见事”118项及处置流程和标准,突出高效处置一件事的同时,广泛运用提醒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开展行政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四强化事前引导。认真践行“721”工作法,面向管理服务对象开展“登门提醒”“上门送法”活动,推行“先提醒后监管”“先沟通后纠错”模式,把监管节点从事后监管向事前引导转变。为重大建设项目配备“城管秘书”,驻守施工现场开展“一对一”管理服务。对发现的问题能够立行立改的,现场督办及时整改;屡教不改或影响恶劣的,依法依规查处。
五是强化监管效能。按要求对市区生活垃圾处理企业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对监管企业被多次举报投诉、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等情形的,适时增加随机抽查次数。严格落实“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干扰。
六是强化规范执法。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763”工作法为抓手,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公示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