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将河北省蔚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蔚县正式获批,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至此,我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达到6座。
《批复》指出,蔚县历史悠久,古城形制独特,风貌保存较好,文化遗存丰富多样,古代建筑数量众多,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意将蔚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批复》同时要求,河北省、张家口市及蔚县人民政府要根据批复精神,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保护措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城市格局,注重城区环境整治和历史建筑修缮,不得进行任何与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河北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要加强对蔚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据蔚县人民政府网介绍,蔚县古称蔚州,历史上是“燕云十六州”之一。全县呈盆地状,南部深山、中部河川、北部丘陵。南部深山区有34万亩原始森林,生长着1310余种植物和47种动物。海拔2882米的小五台山为我省第一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狐峪绿色大峡谷景区已列入省重点旅游项目。蔚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蔚县剪纸独树一帜、驰名中外,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全国文化先进县”等诸多称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并明确规定由国务院制定保护办法。2008年7月1日,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规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与批准。
我省其它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承德、保定、正定、邯郸、山海关。(王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