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弘扬志愿精神建设和谐天津-和平志愿者活动20年

发布时间:2019-04-08 15:29 来源:

核心摘要: 今年是和平区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20周年。20年来,和平区着眼于弘扬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奉献精神,大力普及志愿文化,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不断创新发展,推动了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显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1988年,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13名

  今年是和平区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20周年。20年来,和平区着眼于弘扬“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奉献精神,大力普及志愿文化,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不断创新发展,推动了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显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1988年,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13名积极分子,为解决13户居民的生活困难,自发组成服务小组,开展了义务包户服务活动。这一活动受到了居民群众的欢迎并很快推广开来。在很短的时间内新兴街24个居委会都相继成立了邻里互助服务组。1989年3月18日,新兴街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第一个“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在随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区12个街道的261个居委会全部建立了“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和“社区服务志愿者分会”。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从此在全区开展起来。20年来,和平区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已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现在的71611人,团体会员单位574个。社区服务志愿活动服务了群众的需求,凝聚了群众的力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推动了和平区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形式内容不断创新发展。最初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内容,大都是为困难群众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服务形式上,大都是单项服务和一对一服务。经过20年的创新发展,目前,社区志愿服务对象已从以困难群体为主向全体社区成员转变;服务内容从以物质帮扶为主向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并重转变;志愿者组织从以政府办为主向政府、民、企相结合转变。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行结对制、固定网点服务制、社区网络服务制和志愿者认岗服务制的基础上,系统地推行了双向互动服务、单向服务、协同包户服务、设点服务、挂牌服务、电话网络服务、集中服务、特别服务等8种服务方式。这些方式,相互补充,彼此衔接,实现了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经常化。适应形势的发展,全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坚持做好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务外,着力突出了送岗位、送知识、送健康三个方面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区各志愿者协会共创岗位30000多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9000多人;依靠社区中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医生、老法律工作者、老科技工作者队伍进行专题讲座和“菜单式”讲座,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对现代知识的需求;广泛开展了“社区健康行”活动,除请学者、专家和志愿者队伍中的老医生讲授防病知识、健康知识外,还组织了1100多个社区文体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形成具有和平特色的志愿文化。20年来,社区服务志愿者以自己平凡的服务和仁爱的善心谱写出一曲曲和谐的乐章,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其中年逾古稀仍不忘为民解困的老中医娄辉、从志愿军到志愿者的白衣战士吴炯、为保护群众财产而牺牲的烈士刘宝香、党的好儿子王文源、28年无偿照顾邻居两位老人的朱文茹、爱心助人的出租车司机王淑贤、阳光奶奶吕文霞、滨西社区“爱心银行”……等优秀志愿者的动人事迹感动着全区人民。全区形成了尊重志愿者、崇尚志愿精神,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中,群众的奉献精神和善良之心得到激发,公民意识、公益意识、公众意识不断强化,使志愿者由一种身份,上升为一种价值观念,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文化,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