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鱼鸟共生”:见证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生态转好

发布时间:2019-11-12 15:32 来源:

核心摘要:手持望远镜,王延明仔细观测着远处湿地中鸟类的种群和数量。棕头鸥数量明显增加,这个月红头潜鸭的数量比较稳定王延明边观测边说。这是上月末,记者跟随采访看到的情景。王延明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的观测员,当日观测鸟类的地点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莫热新村小红湖的鸟类栖息湿地。每个月

手持望远镜,王延明仔细观测着远处湿地中鸟类的种群和数量。“棕头鸥数量明显增加,这个月红头潜鸭的数量比较稳定……”王延明边观测边说。
 
这是上月末,记者跟随采访看到的情景。
 
王延明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的观测员,当日观测鸟类的地点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莫热新村小红湖的鸟类栖息湿地。
 
“每个月底,我和同事们都会环青海湖一周对鸟类种群、候鸟迁徙等情况进行监测和实时记录。每当看到这些水鸟在水面游弋时,我心里会特别踏实,这些小生命让青海湖变得更灵动。”王延明说。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近年来,系列生态治理项目显效,青海湖水位不断升高,水体面积超过4500平方公里,这里成为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全球鸟类重要繁殖地。
 
青海湖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蔡金龙介绍,2018年他们观测记录的鸟种有6目12科51种,水鸟全年累计数量为25.1万只。近年观测数据统计,黑颈鹤、赤麻鸭、斑头雁等10种鸟类已成为青海湖水鸟中的绝对优势种类。
 
“如今,青海湖已成为中亚、东亚两条水鸟迁徙路径的交汇点,不断转好的生态让这里成为鸟类栖居地,众多候鸟在这里筑巢安家。”青海湖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说。
 
鱼类是维系青海湖“水-鸟-鱼”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每年6月,青海湖主要水源——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黑马河等迎来河水暴涨期,青海湖中的精灵——裸鲤逆流而上,开始洄游之旅。
 
“曾经的大面积捕捞使青海湖裸鲤资源不断减少。1982年起,政府开始对青海湖裸鲤限制捕捞。2000年起,政府正式宣布封湖育鱼,对裸鲤实行零捕捞。”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说。
 
20世纪90年代末起,青海省开始对裸鲤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史建全说,截至目前,已陆续向青海湖投放人工繁育的鱼苗1.3亿多尾,截至2018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8.8万吨,比历史最低值2002年的2592吨增长了30多倍。
 
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副站长张保太说,水生生物起着平衡生态核心链条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和科研价值。目前他们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的工作机制,渔政和公安合署办公,加大对青海湖渔业资源保护力度。“我们采取‘水上抓、岸上堵、路上查、蹲点守’等方式,严厉打击青海湖流域非法捕捞裸鲤的违法活动,有效切断了源头偷捕活动。”
 
如今,青海湖水鸟云集、鱼翔浅底的美景随处可见,“高原蓝宝石”青海湖展现出动人的自然之美。“鱼鸟共生”画面不断上演,显示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目前,青海省委、省政府已启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牵头编制的《青海湖国家公园规划》正在推进。
 
世代居住在青海湖畔的藏族牧民尖木措说:“现在这块高原湖泊越来越美,不仅能看到成群的鱼、鸟,普氏原羚数量也不断增加,青海湖成了名副其实的动物天堂。”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