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取得阶段性成效

发布时间:2020-03-23 17:31 来源:

核心摘要: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高,湿地面积明显增加,退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自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以来,青海省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多点发力,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

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高,湿地面积明显增加,退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自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以来,青海省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多点发力,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青海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建立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保护、管理和建设之路,为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先后启动实施了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确立9大国家公园建设理念,探索建立15个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体系。建立包括三江源、祁连山2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1个自然保护区,14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在内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09处。
 
围绕“五大生态板块”生态保护修复,先后启动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二期、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及周边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草原、森林、湿地、冰川、河湖等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工程区覆盖全省国土面积的68%,持续开展覆盖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初步形成区域生态监测网站体系。
 
截至目前,全省草原植被覆盖率由2014年的50.17%提高到57.2%,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5.23%提高到7.26%,森林蓄积量由2010年的4589万立方米提高到5010万立方米;三江源区湿地面积由2012年的3.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青海湖面积较2004年扩大319.38平方公里,全省湿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境内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逐年增加,雪豹数量超过1200只,藏羚羊由上世纪90年代不足3万只恢复到现在的7万多只,普氏原羚从300多只恢复到2000多只,青海湖鸟类种数由上世纪90年代的189种增加到223种。全省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年均都实现减少,重点沙区实现了“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逆转。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