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海东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5-06 09:05 来源:

核心摘要: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网站近年来,海东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了重点带动、多点支撑的工业产业新格局。一、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由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19年积极争取专项资金8100万元,重点支持西部水电、中钛青锻、平安高

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网站
 
近年来,海东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了重点带动、多点支撑的工业产业新格局。
 
一、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由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19年积极争取专项资金8100万元,重点支持西部水电、中钛青锻、平安高精铝等52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节能增效,促进企业稳产增产。重点督办工业企业环保设施提档升级,全市20家铁合金企业投入资金8137.5万元,全部建成浇铸环节烟气回收装置;9家碳化硅企业转型停产5家,共淘汰7条1.25万KVA碳化硅生产线,另外4家新建了烟气收集处理设施,浇筑环节烟气无组织排放顽疾得到彻底根治。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按照“关停取缔一批、限期搬迁一批、停产整治一批”原则,共排查出“散乱污”工业企业63户,关停取缔19户,完成整改44户。
 
二、新兴产业蓄势待发。全市着力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构筑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基础。宝恒4.13万平方米PC装配式房屋、濮耐年产12万吨高密高纯氧化镁6万吨大结晶电熔镁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比亚迪动力电池生产及回收、博锋矿业年产1000万吨绿色建材、青海中钛青锻公司年产3.3万件钛合金下支臂锻件生产线等重大续建项目持续推进。
 
三、入归纳统稳步推进。全市深入贯彻“六稳”工作要求,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提高中小微企业发展质量,有效促进企业入规纳统,培植工业发展增量。全市2019年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户,小微企业390户。今年,市工信系统同中国联通青海省分公司合作,建立海东市工业企业数据统计上报系统,将9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434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全部纳入系统,实现全市工业企业的动态监测。
 
四、绿色发展初见成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新理念转化为新实践、新行动,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按照绿色工厂的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将西部水电等27户企业纳入海东绿色制造企业库,2019年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青海省唯一“2019年国家级绿色工厂”,进入工信部和省工信厅公示的绿色制造名单,今年力争培育3-5户绿色工厂,打造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
 
五、青稞酒产业再发力。制定《海东市青稞酒产业“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加快青稞酒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持续推进品牌塑造,强化市场营销,全力保护百年品牌。力争3年内形成全市青稞酒产销3万吨、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企业1户、1亿元以上企业2-3户、2000万元以上企业3-5户的大酒厂强势引领,小酒厂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省内白酒市场占有率达95%、全国白酒市场份额达到2%的“巩固本省市场、占领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发展目标。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