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武汉生态设计院水下森林点亮2021水博会(作者:刘黎、袁赛波)9月24日上午,2021长江经济带(武汉)水务科技博览会持续火热进行。走进武汉生态投资集团的展厅内,展架上大大小小的玻璃缸里种植着不同品种的沉水植物,缸内的水体都清澈透亮,不少小鱼在植被中来回穿梭。这是由武汉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制作的微型
(作者:刘黎、袁赛波)9月24日上午,2021长江经济带(武汉)水务科技博览会持续火热进行。
走进武汉生态投资集团的展厅内,展架上大大小小的玻璃缸里种植着不同品种的沉水植物,缸内的水体都清澈透亮,不少小鱼在植被中来回穿梭。这是由武汉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制作的微型水生态系统,现场展出了苦草、金鱼藻、狐尾藻等5种沉水植物,向观展嘉宾直观展现了“水下森林”。
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孟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到,沉水植被恢复技术很早就被运用至武汉市内大小河湖的生态修复工作中。比如武汉的东湖、南湖、沙湖等都有沉水植被恢复技术的应用,沉水植被它们可固着底泥,且直接从水体以及沉积物中吸收营养盐,降低水体的营养水平,同时释放氧气,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每年到了秋冬季节,还会安排工作人员入水进行收割,避免枯萎的植被留在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后期集团公司还将成立运营公司进行智慧平台数据管理,不断提升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相关技术。
在今日上午持续进行的水环境水生态分论坛上,该院生态分院院长王红丽以《季节性淹没型水体生态修复——以长江两岸水体修复为例》为题作演讲报告。报告以长江两岸水体生态修复为例,将为类似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新的治理思路和理论支撑。
在城市防洪排涝分论坛上,该院建筑景观分院总工熊颖以《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的武汉实践》为题,介绍了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的建设背景、规划策略、项目分布等情况,并通过两个典型廊道项目的分享,帮助大家了解到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作为直接响应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重大工程,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江滩建设理念发展上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编审:朱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