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在城市管理的细微之处,彰显的是城市的温度与文明的尺度。近日,武汉市黄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直属二中队在日常巡查至前川街钓台道时,生动演绎了一场以服务代替罚单、以引导促进规范的“共情执法”实践。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周红菊) 在城市管理的细微之处,彰显的是城市的温度与文明的尺度。近日,武汉市黄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直属二中队在日常巡查至前川街钓台道时,生动演绎了一场以服务代替罚单、以引导促进规范的“共情执法”实践。
9月中旬,直属二中队执法队员在前川街钓台道巡查时,发现一家临街店铺正在进行装修施工。经执法队员主动上前询问了解,该商户正计划在装修完毕后设置新的门面招牌,但尚未进行招牌备查。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城管队员递上《武汉市黄陂区门面招牌设置规范》宣传手册。针对商户关心的招牌设置备查流程,队员们耐心细致地进行了“一对一”指导。详细介绍通过“黄陂店招”小程序进行线上备查的便捷方式,或线下多渠道进行门面招牌的备查申请工作。
交谈中,城管队员还了解到商户因装修有临时堆放建材、占用部分城市道路的需求,队员及时告知商户如需要办理临时占道,可以到行政审批部门进行登记。
黄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直属二中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主动对接商户、前置政策引导,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服务,将事后处置转为事前规范。将管理的刚性与服务的柔性相结合,既有效规范了辖区市容秩序,也通过政策透明化、管理人性化争取了商户的支持与配合,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积累实践经验。
上一篇:想起魏昌先生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