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10月16日,市城管执法委渣土管理处联合市住建局物业科、茅箭区及张湾区城管执法局,组建专项调研小组,深入城区多个住宅项目,开展了一场针对装修垃圾管理的“现场问诊”与“精准开方”行动,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优化居民生活环境。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王驰)针对居民小区装修垃圾堆放不规范、清运不及时等突出问题,10月16日,市城管执法委渣土管理处联合市住建局物业科、茅箭区及张湾区城管执法局,组建专项调研小组,深入城区多个住宅项目,开展了一场针对装修垃圾管理的“现场问诊”与“精准开方”行动,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优化居民生活环境。
深入“把脉”查找管理痛点
联合调研小组先后来到麓林府、太学府、德润华府等三个居民小区,将督导检查的焦点对准了装修垃圾从产生、收集到运输、处置的全过程。
面对小区内多户居民同时装修带来的管理压力,调研组细致勘查了装修垃圾临时堆放点的设置与管理现状,发现并指出了堆放点规范不足、垃圾初步分拣不够细致、管理台账记录不完整等具体问题。通过与物业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靶向性的沟通,调研组不仅点出问题,更剖析了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为后续精准整改奠定基础。
开出“良方”规范管理路径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小组并未止步于问题排查,而是积极“支招”,系统性地提出了覆盖装修垃圾管理前、中、末三端的优化建议,解锁治理“新路径”。
一是规范“收集端”。明确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按标准设置规范的装修垃圾临时堆放点,设立清晰标识牌,明确垃圾种类、管理责任主体及监督电话,并安排专人定期巡查,确保堆放点整洁有序。
二是优化“运输端”。强调物业必须选择具备合规资质的运输企业,并在小区内公示清运时间表(确保每日至少清运一次)。要求运输车辆采取密闭或有效覆盖等防护措施,坚决杜绝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滴漏”现象。
三是紧盯“处置端”。加强部门联动,积极对接资源化利用企业,大力推动装修垃圾中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目标利用率不低于60%。同时对不可回收垃圾进行规范、无害化处置,着力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模式。
协同共治绘就“焕新”蓝图
此次联合行动不仅是一次问题排查,更是一次协同赋能的实践。市城管执法委渣土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高效管理装修垃圾需要管理部门、物业企业与居民三方协同发力。为此,将建立“每月回头看”的工作机制,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下一步,十堰市相关职能部门将在本次调研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协作,着手研究制定更具指导性的《装修垃圾管理规范》,为物业企业提供清晰的管理蓝本。同时,将畅通居民监督渠道,计划开通投诉热线并探索搭建线上智慧监管平台,方便居民随时反映问题。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力争实现小区装修垃圾规范堆放率超过95%、运输环节合规率达到100%的治理目标,携手共建更加整洁、有序、优美的城市居住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