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成都:突破传统需求刺激模式,首创直补购房首付机制

发布时间:2025-07-24 07:12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日前,四川省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出台17条具体举措,以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政突破传统需求刺激模式,首创直补购房首付机制,鼓励各区(市)县进一步因地制宜推广采用直补购房首付等措施,优化完善延续房地产支持政策。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韩冬)  日前,四川省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出台17条具体举措,以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政突破传统需求刺激模式,首创直补购房首付机制,鼓励各区(市)县进一步因地制宜推广采用直补购房首付等措施,优化完善延续房地产支持政策。

 

 

看点:

 

●首创直补购房首付机制,突破传统需求刺激模式

 

新政明确“鼓励各区(市)县进一步因地制宜推广采用直补购房首付等措施,优化完善延续房地产支持政策。

 

●首创“时间切割+分类管理”模式,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

 

新政规定,自2025年7月21日起,2024年10月14日(含)前购买我市范围内的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自2026年1月1日起,2024年10月14日(含)前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仍处于限售期的二手住房取消转让限制,更好支持居民换房需求。

 

●创新贷款机制,全国首个将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降至20%的省会城市

 

新政规定,实施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与缴存余额挂钩机制。居民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调整为20%。

 

据了解,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2025年上半年,成都新房备案成交5.2万套(同比增长8%),二手房成交12.3万套(同比增长19.8%),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土地市场热度攀升,上半年成交56宗涉宅用地,土地出让金同比激增101.1%,平均溢价率达20.7%,核心区地价屡创新高,锦江区地块楼面价突破4.12万元/㎡,推动成都进入“4万+”时代。

 

但区域分化、结构性矛盾及政策调整压力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主城核心区土地稀缺,高端项目单价突破10万元/㎡,而远郊区域供应过剩,去化周期长达20个月以上,价格以促销为主。土地市场同样呈现两极分化,主城区溢价率超100%,而郊区地块多以底价成交。这种分化导致核心区房价虹吸效应显著,远郊则面临库存积压风险。

 

尽管2024年开工老旧院落改造项目500余个、保障性租赁住房2万余套,但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缺口依然存在。例如,人才公寓项目因“优惠出售”政策导致毛利率不足2%,开发商积极性有限;而新市民、青年人对小户型、低租金房源的需求尚未完全满足。同时,老旧小区改造多集中于基础设施修缮,缺乏系统性居住品质提升,难以根本解决居住公平问题。

 

成都新区数量居全国前列,但部分新区(如东部新区)存在 “重开发、轻运营” 问题。例如,2024年东部新区某地块流拍后降价15%再挂牌,仍以底价成交,反映出市场对新区价值的谨慎态度。此外,新区规划的产业导入速度滞后于住宅开发,导致职住失衡,加剧交通拥堵和公共资源紧张。

 

成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是人口、经济、政策多重红利叠加的结果,但区域分化、保障房缺口等问题仍需系统性解决。

 

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一步促进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6部门从“着力提升供应质量、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持续推进存量盘活、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功效”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十七项措施。

 

在着力提升供应质量方面,要求完善“人房地钱”联动机制,深化土地供应“三色”管理机制,建立商业楼宇空置率与新增商服用地挂钩联动机制。

 

推动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等围绕轨道交通场站周边等布置优质资源,加大力度发展高品质住房;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市能级提升实现以城聚人。

 

在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等的重点商圈内,计容商服建筑面积持有比例不低于40%;其余区(市)县的重点商圈内,计容商服建筑面积持有比例不低于25%。

 

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突出彰显公园城市特色,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助力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

 

在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方面,鼓励各区(市)县进一步因地制宜推广采用直补购房首付等措施,优化完善延续房地产支持政策。

 

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县探索学龄儿童直接监护人凭网签备案的新建住宅类商品房买卖合同。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大力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大“房票”安置力度,进一步扩大“房票”房源库可选范围。

 

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自2025年7月21日起,2024年10月14日(含)前购买我市范围内的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自2026年1月1日起,2024年10月14日(含)前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仍处于限售期的二手住房取消转让限制。

 

在持续推进存量盘活方面,要求,妥善处置存量闲置土地,有序推动存量闲置土地“开工一批、转让一批、收回一批”,鼓励支持充分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等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调节市场供需关系。

 

加大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招租公开力度,支持市区两级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合理确定租金挂牌底价。

 

支持符合一定条件的商业服务、商业办公空间进行商业服务业、商务办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功能混合配置,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加快“统筹住房”上市销售。支持非住宅配套机动车位在满足一定条件后,面向业主不限个数销售。

 

在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功效方面,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优化贷款额度计算公式,实施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与缴存余额挂钩机制,切实提高可贷额度。居民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调整为20%。

 

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将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纳入住房公积金提取范围。

 

加大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持力度。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年龄上限调整为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缴存最短时长由12个月调整为6个月。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