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2025年7月,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语助振兴,普润綦江”重庆綦江分队的志愿者们,带着精心筹备的手工课程走进綦江区人民医院实践基地,用超轻黏土的软糯、手抄报的斑斓,为这里的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充满创意与欢笑的时光。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杨羽茜 张芷瑞)——教育科学学院“语助振兴,普润綦江”团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2025年7月,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语助振兴,普润綦江”重庆綦江分队的志愿者们,带着精心筹备的手工课程走进綦江区人民医院实践基地,用超轻黏土的软糯、手抄报的斑斓,为这里的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充满创意与欢笑的时光。
黏土世界,奇思妙想绽放
课程伊始,超轻黏土创作环节正式拉开帷幕。志愿者们先在电脑上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些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精美作品,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随后,孩子们纷纷拿起手中的超轻黏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有的孩子根据老师大屏上展示的作品进行学习,有的孩子则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黏土捏成了形态各异的小动物、美味的食物等。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遇到问题时会主动向志愿者们请教,志愿者们也会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浓厚的创作氛围。
(图为小朋友制作黏土)
手绘天地,多彩梦想飞扬
超轻黏土创作的同时,也在进行大孩子们的手抄报绘制环节。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确定手抄报的主题,并鼓励他们围绕主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孩子们积极思考,有的选择以“学好普通话”为主题,用画笔描绘出学生课堂上认真学习普通话、日常普通话交流的场景;有的以“美丽自然綦江版画”为主题,绘制出青山绿水、花鸟虫鱼的美丽画卷;还有的以“梦想未来”为主题,展现出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孩子们用五彩斑斓的彩笔在画纸上尽情挥洒,每一笔都饱含着他们的热情和希望。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分享着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绘画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志愿者们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欣赏着孩子们的作品,不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孩子们的创作增添了更多的动力。
(图为孩子们在绘制手抄报)
成果展示,收获成长喜悦
经过孩子们的努力,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超轻黏土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志愿者们将孩子们的作品进行了集中展示,并组织了一场小型的作品分享会。在分享会上,孩子们纷纷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他们的话语虽然稚嫩,但却充满了真诚和感染力,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图为小朋友主动上台分享作品)
(图为小朋友们分享作品合照)
意义深远,爱心传递希望
此次手工课程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远远不止于此。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体验,他们在手工创作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发挥了创造力、培养了想象力,同时也在与志愿者们和小伙伴们的交流互动中收获了友谊和快乐。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经历,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孩子们带来了温暖和关爱,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图为团队合影)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语助振兴,普润綦江”重庆綦江分队的志愿者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志愿者们的爱心呵护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这些孩子们一定能够在充满阳光和希望的道路上茁壮成长,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