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杂草丛生的“忧心花坛”变成议事歇脚的“悦心凉亭”,开放无序的“停车乱象”变成规范增收的“共享金库”,疏于交流的“陌生邻居”变成睦邻共话的“华能之家”……如今,一走进市北区兴隆路街道华能小区,老邻居口中谈论的,多是改善小区生活的&l...
杂草丛生的“忧心花坛”变成议事歇脚的“悦心凉亭”,开放无序的“停车乱象”变成规范增收的“共享金库”,疏于交流的“陌生邻居”变成睦邻共话的“华能之家”……如今,一走进市北区兴隆路街道华能小区,老邻居口中谈论的,多是改善小区生活的“新点子”。
催生居民的“金点子”结出“金果子”的,是今年“七一”前夕,兴隆路街道正式发布的党建引领老旧小区精细化治理“1368”愿景工程。作为老旧小区占比近70%的老城区典型区域,“1368”愿景工程以“一个愿景、三维模式、六大工程、八方共治”为框架,构建全新工作体系,推动老旧小区治理提质增效。目前,已实现老旧小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覆盖率100%,“五张清单”清晰规范,居民满意度稳步提升,培育出华能小区等多个样板小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兴隆经验”。
愿景落到“清单”上,分类定制小区“管法”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全域33个老旧小区(片区)精细化治理工作,通过整街推进、分类施策,实现老旧小区从‘分散治理’向‘精细统管’升级。”这是统领“1368”工程的核心愿景。7月以来,街道通过与7个社区签订“心愿单”,将愿景落实为承载着居民期盼与社区承诺的清单。
“这个小区自管党员多,居民自治热情高。”“我们小区和多个部门、企业合作,共治资源丰富。”“这个小区精微网格落地很扎实。”每个小区的“区情”各有特点,要将美好愿景落实到每个小区,需要依情施策。为此,街道推出了总结出“微网兜治、居民自治、多方共治”三维模式,供老旧小区(片区)自主选择,精准破解治理难题。
微网兜治模式着重“兜”底“兜”细。街道在33个片区基础上,结合楼座数量、居民分布细划为210个微网格,实现网络精细兜底,资源高效联动。
居民自治模式强调“自”管“自”治。目前,街道33个老旧小区(片区)自治组织全覆盖。依托“三级议事”制度,居民定期围坐一堂,共商小区事,居民们争相由“旁观者”变为“当家人”。
多方共治模式突出“共”享“共”赢。通过构建党建+自管+专业服务的体系,联动专业服务单位、“能人”志愿团队、“红色合伙人”等资源,实现环境提优、服务提质。
六大工程点燃“强引擎”,治理有了“行动指南”
作为“1368”愿景工程的“行动指南”,街道通过实施“机制融合、先锋聚力、家园守护、资源盘活、场景营造、智慧赋能”六大工程,为老旧小区治理装上强大“引擎”。
7月以来,“六大工程”的推进在典型无物业老旧厂居小区——双桃花苑的“逆龄蜕变”中可见一斑。围绕“机制融合”工程,小区纳入《老旧小区集中攻坚配档表》,小区自治会定期举办“议事会”,形成组织动员、清单管理、协商议事、监督评价四项机制驱动的治理体系;围绕“先锋聚力”工程,小区所在的兴德路社区链接各类资源,壮大基层指导队伍、能人骨干队伍、志愿服务队伍、社会协作队伍四支小区治理队伍。围绕“家园守护”工程,社区联合市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打造“综执小站”,开展楼院洁净、管理有序、精修维护、品质升级四大小区环境专项治理;围绕“资源盘活”工程,小区规范停车管理,实现公共收益,初步形成挖掘资源、链接资源、转化资源的资源汇聚“生态圈”;围绕“场景营造”工程,小区目前已推进德风亭修建、健身路径打造、微花园整治等多项民意改造,便民、文化、绿色、睦邻、共治“五类”生活场景打造高效推进;围绕“智慧赋能”工程,街道研发“社区智答小帮手”AI智能体,实现业务指南等“一站式”解答,为打造智管中枢、数字智库、慧民云端“三端”智慧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有了可复制的“行动指南”,街道33个老旧小区(片区)与双桃花苑一样飞速蜕变:7月以来,各社区已处理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安全隐患等问题200余处,街道协调砍伐死亡树木、清理大堆建筑垃圾、恢复破损路面等多处问题,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感“就地升级”。
八方共治聚起“资源库”,服务坐上“直通车”
“楼道灯坏了,晚上回家生怕踩空。”“电动车‘飞线’充电太危险了!”“绿化带杂乱需要修剪。”……在兴电小区,2024年底物业因运营不善撤场后的治理空档引发矛盾爆发。而如今,业主委员会与环卫公司、市北园林绿化公司、电力公司合作签订协议,让小区保洁、绿化养护、楼道照明等民生服务坐上“绿色直通车”,多元活力的激发让兴电小区再次“发电”。
视野拓展到整个兴隆路街道,67家“红色合伙人”与街道党委联合,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医疗机构、学校等8类优质资源引入基层,联建共建、医养康养、宣传宣讲、便民服务、困难帮扶、文体娱乐6类服务库持续丰容。今年以来,街道已落地医疗专家直通车、亲子乐园、邻里映像节、睦邻便民市集、洁净楼道等125个服务项目,实现老旧小区房龄“老”但服务“新”。
正如居民所言:“小区焕新,生活就美了。”这场治理变革正以民生需求为笔,铸就幸福新章。下一步,兴隆路街道将持续以“1368”愿景工程为指南,推动老旧小区韧性治理水平提升,力争为老城区小区治理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样本,赋能更多老旧小区向“幸福家园”转型。(记者 王悦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