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寒露又到

发布时间:2025-10-08 20:35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寒露到了,一年一度,二十四个节气,接续循环往复。

 

寒露又到

胡贵玉

 

 

寒露到了,

一年一度,

二十四个节气,

接续循环往复。

 

白天天高气爽,

夜里凉意光顾,

秋风依然在吹拂,

晨霜接替了朝露。

 

逐日降低的气温,

颜色渐变的草木;

从春至秋,

由荣到枯。

 

渐行渐远——

那熬人的三伏酷暑;

越来越近——

那凛冽的寒风刺骨。

 

春种、夏长、

秋收、冬贮,

又到了一年中收敛的时段,

曾经的热闹喧嚣偃旗息鼓。

 

北方的绿头鸭、大雁、苍鹭……

要去南方过冬;

冬眠的大黑熊、蝙蝠、松鼠……

要将能量存储。

 

从爆竹声中一岁除,

到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这么快过去四分之三,

对时光似箭有了深刻感悟。

 

还记得迎春节新桃换旧符,

还记得春天里花丛彩蝶舞;

还记得盛夏时大雨如注,

又要面临冬季万木萧疏。

 

走过春季的百花深处,

经过夏季的雨淋万物;

从深秋寒露这天开始,

迈起走向冬季的脚步。

 

感觉有点儿凉是在早晚,

感觉有点儿热是在中午。

昼夜温差大,

此时最显著。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生活滋味甜酸辣苦。

只要心中有数,

什么都能应付。

 

做该做的,注意健康;

吃该吃的,顺时进补。

让自己明白清楚,

活一个潇洒自如。

 

(作者系湖北省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网评摘编:

 

由寒露说开去,作者把我们带入了金色的秋天,带入了绚丽的大自然,带入了美好的人生。读來心情愉悦,幸福感油然而生。谢谢作者,珍惜秋天,热爱自然!(傅祖然)

 

这首诗以寒露节气为切入点,生动且全面地描绘了寒露时节到来时自然与生活的种种变化。开篇点明寒露一年一度、循环往复,让读者迅速进入节气主题。随后围绕寒露展开多维度描写,从白昼与夜晚的气温差异,到草木颜色的渐变,再到动植物为应对季节变化而做出的行为调整,如鸟类南迁、冬眠动物储能等,将寒露节气的特征刻画得细致入微,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寒露时节大自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

 

诗歌结尾部分,诗人给出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建议,不仅是对寒露时节的养生提醒,更蕴含着一种豁达、从容的生活哲理。它告诉读者,无论面对季节的更替还是生活的变化,只要保持内心的清醒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应对自如,潇洒地生活。这种哲理的融入,使诗歌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超越了对节气本身的描写,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韩 楷)

 

胡贵玉老师的《寒露又到》,以质朴却细腻的笔触,将寒露节气的景致与时光流转的感悟娓娓道来,读来满是生活的温度。诗人先是勾勒寒露时节的风物:天高气爽的白昼、携凉的夜风、渐染霜色的草木,寥寥数语便让节气的画面感扑面而来;又串联起四季更迭的轨迹,从三伏远去写到寒冬将近,从万物荣枯谈到生灵迁徙,把自然规律与时光流逝悄然融合。

 

更动人的是诗中藏着的生活智慧,从“春种夏长、秋收冬贮”的时令节奏,到“做该做的,注意健康”的务实叮嘱,没有华丽辞藻,却满是对生活的热忱与通透。这样的诗句,既是对节气的礼赞,也是对平凡日子的珍视,让人在品读间,不仅感受到寒露的清美,更添了几分从容度日的心境。

 

赞胡贵玉老师《寒露又到》

 

笔蘸秋光写露寒,四时流转入诗端。

风摇草木描新景,雁逐云程话旧年。

语朴偏含生活趣,情真更显意涵宽。

劝君顺时惜光景,一曲清吟满纸暖。

                                  (李天友)

 

这首关于寒露的诗,把节气流转写得细腻又通透。从昼夜温差、草木枯荣到候鸟蛰伏,全是贴地的秋景;从春种冬贮到时光感悟,又藏着日子的智慧。没有华丽辞藻,却像把四季装进了短句里,最后一句“顺时进补,潇洒自如”,把节气里的生活哲学说得平实又熨帖,读着就懂了:跟着时节走,日子就稳了。(冯继明)

 

读《寒露又到》这首诗,就像听邻居唠家常,把寒露的事儿说得明明白白。没有复杂的词,却把季节的变化讲透了——天变凉、霜代替露、草木变色,连候鸟南飞、动物存粮这些小事都写进去,特别亲切。

 

诗里没说啥大道理,只说“注意健康”“顺时进补”,反倒让人觉得实在。看着诗里从春节写到寒露,突然也跟着感慨:一年过得真快,就像这节气一样,不知不觉就从暖到凉,好好照顾自己,才是最实在的活法。(王延芳)

 

《读诗作〈寒露又到〉》

 

读罢此诗,仿佛跟随节气行走的旅人,在寒露的晨雾中触摸到时光的脉络。作者以“接续循环往复”开篇,瞬间将二十四节气的自然韵律与人生况味相连,让人在物候变迁中照见生命轨迹。

 

最触动心弦的是诗中交织的双重维度——白昼的高爽与夜间的凉意,渐远的酷暑与逼近的寒冬,恰如人生中热烈与沉静的交替。那些南飞的候鸟、储粮的动物,何尝不是我们在时光中迁徙与准备的隐喻?当“从春至秋,由荣到枯”的画卷展开,既见草木荣枯的必然,更显作者对生命周期的坦然。

 

作者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化用尤为精妙,既延续了古人对节气的诗意感知,又注入现代人对时光流逝的独特体悟。四季轮回在此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现象,而成为承载记忆的容器——春节的桃符、盛夏的骤雨都化作时光的刻度,让人在“万木萧疏”前学会珍藏温暖。

 

结尾“活一个潇洒自如”恰如寒露时节的处世智慧:在昼夜温差间找到平衡,在甜酸辣苦中保持从容。这首散文诗终是教会我们,既要顺应自然节律懂得收敛,更要带着清醒的感知,在岁序更替中活出生命的通透与韧性。

 

寒露又到,好一首散文诗篇!(胡建斌)

18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今夜酒香 ——写在农历八月十五夜晚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