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雪之恋

发布时间:2025-11-18 08:25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武汉的冬天早已经 不像是冬天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 雪花太难见

 

雪之恋

胡贵玉

 

 

武汉的冬天早已经

不像是冬天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

雪花太难见

         

已经忘了从哪年开始

初雪成为了一个悬念

或者音信杳然

或者下得很晚

         

还记得小的时候

冬季总会有雪花飞旋

那漫天飘舞的雪花

有时还真如鹅毛一般

 

还记得房顶上的积雪

慢慢融化

一滴一滴凝结成冰锥

挂在房檐

         

还记得在雪中

和几位要好的伙伴

堆雪人打雪仗

玩游戏尽情地撒欢

 

还记得那年头

北风凛冽吹着稚嫩的脸

让人深刻体验

什么是老人说的雪后寒

 

如今冬季前行的脚步

磕磕绊绊

冬季本来该有的样子

已然改变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不再购买冬储的蔬菜

住平房的也在用电器取暖

 

城里不缺

车流人海 热闹非凡

城里很多

高楼大厦 毗邻并肩

         

繁华都市的元素

如今一应俱全

可惜冬季少了雪

为城市来装扮

         

我想与今年这个冬季

来场热恋

我想借一场大雪弥漫

回忆从前

 

在初冬时节我心中期盼

多下两场雪让城市美观

这种期盼看起来简单

但能够实现却比较难

         

我期盼着

能与让人欣喜的大雪缠绵

我期盼着

能攥几个雪球扔出去老远

 

我想在雪后

去东湖公园

登上磨山的制高点

在朱碑亭放眼将城市俯瞰

 

看城市八方四面

好美的一个银色世界

看被大雪覆盖的

可与西湖媲美的江城景观

 

有了雪才能算冬季

有道是瑞雪兆丰年

但愿我的期盼能够实现

别让我在今冬留下遗憾

 

(作者系湖北省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网评摘编:

 

贵玉战友这首诗围绕对雪的期盼与眷恋展开,主题鲜明且情感真挚。诗人以近年来武汉冬季难见雪这一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对儿时雪景的怀念,以及对如今冬季少雪的遗憾与失落,同时强烈表达出渴望一场大雪降临,重温旧日美好、感受冬季本真韵味的热切期盼,情感层层递进,引发读者共鸣。好在当下还是初冬,“雪花飘、踏雪行”的场景也许还会在今冬的武汉再现。果真如此,人们可欣赏久违的江城雪景,而城市管理者又将辛劳一番啦!

 

总之,《雪之恋》是一首情感动人、结构清晰、表现手法多样且语言质朴的诗歌,通过对雪的期盼与眷恋,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韩 楷)

 

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处于北温带中部的武汉,高楼林立,冬季下雪越来越少,越來越小,上个冬季就没见到雪。即使是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近年也少见。

 

作者爱雪盼雪,情意真切。回忆儿时的雪,回忆漫天飘舞的雪,回忆可打雪仗的雪,童心犹在,雪景依然。呼唤吧,环保吧,让雪快快回来,下得大些吧!(傅祖然)

 

《雪之恋》勾起人们的追思,怀念曾经的雪影,雪花翻飞飘舞,孩童玩雪人打雪仗,屋檐下的冰坠,多么惬意的雪景图啊!

 

可如今气候变暖环境改变,飞鸟难觅雪花无影,冬姑娘像蹒跚的老妇人缓步前行,人们在朔风中翘首期盼雪花的倩影,张开双臂昂首嘶鸣。

 

 

诗人想与冬雪来个热恋,多么浪漫的向往,期待回到那孩童般冰雪世界来场梦幻般的奇妙旅行。诗人的呼唤代表大众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文代军)

 

胡老师这首诗满是对雪的惦念与期盼。儿时雪舞撒欢、房檐冰锥的记忆,撞碎在如今武汉难觅雪踪的冬季,字里行间都是对旧时光的眷恋。盼一场大雪染白江城,既是盼冬季回归本真,也是盼重拾那份纯粹的欢喜。(王延芳)

 

雪色牵情,旧梦新祈——胡贵玉老师《雪之恋》读后感

 

胡贵玉老师的《雪之恋》以“雪”为核心意象,串联起岁月记忆与都市情怀,是一首兼具生活质感与情感温度的佳作。全诗避开晦涩表达,以质朴直白的语言铺陈心绪,却在浅白中藏深意,于平淡中见真情。

 

诗作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今昔对照的叙事结构。开篇直击武汉冬日“雪花太难见”的现实,点出城市化进程中季节本真的消解;继而笔锋回溯童年,以“鹅毛飞雪”“房檐冰锥”“雪中嬉闹”等具象场景,定格冬日最鲜活的记忆碎片,触觉(雪后寒冽)与视觉(漫天飞旋)交织,让怀旧有了可感的肌理。这种对照不仅是景与景的呼应,更暗含生活变迁的喟叹——冬储蔬菜、平房取暖的旧时光远去,高楼车流的繁华却补不上雪的留白,让“恋雪”之情有了时代底色。

 

诗人将个人情愫锚定江城大地,使情感更具地域辨识度。对东湖磨山、朱碑亭的具象期盼,让“银色世界”的想象有了实景依托;“可与西湖媲美的江城景观”的描摹,既见对城市的热爱,也让雪的缺失更显遗憾。结尾“瑞雪兆丰年”的俗谚,将个人期盼升华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使“恋雪”超越私人情感,成为集体对纯粹与本真的向往。

 

全诗情感脉络清晰,从现实的缺憾到记忆的温暖,再到对未来的期盼,层层递进。没有刻意的辞藻雕琢,却以细节的真实、情感的真挚打动人心,让每一个经历过“雪季渐远”的读者都能产生共鸣,堪称一首扎根生活、直抵人心的抒情佳作。

 

赞胡贵玉老师《雪之恋》

 

江城冬暮忆飞英,旧景依稀入梦明。

稚子嬉时堆玉兽,老檐垂处挂冰棱。

高楼栉比添新画,素雪稀疏系故情。

一曲祈声融岁晚,诗心盼得瑞雪盈。

                                  (李天友)

4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