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中交一公局八公司砂层上让老桥“重生

发布时间:2025-09-26 15:38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在历史底蕴深厚的苏州老城中,每一个建筑物都承载着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镌刻着吴侬软语的楚楚动人。“盾构下穿过程中,我们都格外注重既有建筑物的保护与修复。”中交一公局八公司苏州地铁7号线延伸线项目负责人陈延平说道。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赵硕 姚璐) 在历史底蕴深厚的苏州老城中,每一个建筑物都承载着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镌刻着吴侬软语的楚楚动人。“盾构下穿过程中,我们都格外注重既有建筑物的保护与修复。”中交一公局八公司苏州地铁7号线延伸线项目负责人陈延平说道。

 

  

按计划,2026年3月,项目春秋路站至春光路站盾构区间的左、右线将同步始发。在推进土建施工时,首要任务是确保盾构始发条件,这意味着需要清除盾构区间内的既有桥梁等障碍物。位于两站之间的寿人桥,恰好由南向北被盾构区间穿过,因此必须在盾构施工前完成桥梁的拆除与重建工作。如何在施工期间保障周围居民的正常通行,同时完美复原这座承载着居民记忆的古桥,是项目团队面临的重大挑战。

  

项目建设内容为2站2区间,地处苏州市相城区老城区,周围居民早已习惯来往于寿人桥上舒缓、闲适的生活。为最大程度还原寿人桥原貌,项目团队联合设计、勘察、业主等多方单位反复研讨,依据详实的勘察数据最终确定施工方案:新建桥梁桩基与盾构区间最小间距仅1米,采用错孔布置巧妙避开盾构隧道路径,从源头上规避桩基与盾构施工的空间冲突。

  

但这一方案对施工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任何细微的偏桩、塌孔都可能对盾构下穿作业造成严重威胁。面对这一棘手难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60米长钢套筒配合旋挖钻的施工工艺,通过双重技术保障精准控制桩基垂直度与稳定性,有效防止偏桩、塌孔等问题,确保桩基施工不侵入隧道红线。施工完成后,钢套筒可回收再利用,既节约资源又为后续盾构施工创造了安全环境。

 

  

在盾构施工中,地质条件往往是决定施工难度的关键因素,项目所处地层为典型的富水砂层,地质结构松散且稳定性极差,含水量偏高,就像一堆被水浸透的散沙。经过几次尝试后,大家一致认为回旋钻在钻进过程中,钻孔周围的沙土极易随水流涌入孔内,导致孔壁坍塌、缩径。而旋挖钻虽然效率较高,但面对高水压的富水砂层,同样难以形成稳定的孔型,成孔质量同样得不到保证。常规的桩基施工工艺如回旋钻、旋挖钻等面临成孔困难等“卡脖子”难题。为了不留下安全隐患,工程一度停滞。

  

面对这一困境,项目团队没有退缩,而是将突破口锁定在垂直度控制上——这是保证桩基承载能力的基础。经过反复的试验论证,项目团队创新结合旋挖钻与泥浆护壁技术,类似用“液态铠甲”稳固孔壁,同时借鉴全套管工艺的刚性支撑优势,形成双重保障,提高了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施工结束后,项目团队用实践经验总结出“复杂环境下高水压砂层超深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标准化施工工艺”,得到同行业学习(这是什么意思?不具体,显得不太真实)。

 

 

  

“苏州人做事讲究精益求精,我们在苏州建设地铁更要精雕细琢。”项目总工刘通说。截至2025年7月,项目春光路站主体结构和春秋路站一期主体已完成封顶,春永区间盾构机顺利始发,预计今年12月实现区间贯通。项目建成后,将扩大既有7号线的辐射范围,加强苏州北站与苏南硕放机场的联系,成为强化苏州市重大交通枢纽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