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浪潮中,苏州高铁新城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重塑城市格局。作为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与产业引擎,高铁苏州北站产业商务配套工程的建设备受瞩目。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张利民)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浪潮中,苏州高铁新城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重塑城市格局。作为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与产业引擎,高铁苏州北站产业商务配套工程的建设备受瞩目。近日项目就后续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全面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了从场地布置、大型构件吊装到施工工艺的全过程数字化模拟与精细化管理,标志着项目后续建设将迈入“智慧建造”施工,为工程的安全、高效、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项目涉及73m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是深基坑工程的核心支护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的安全与稳定。中交一公局高铁苏州北站产业商务配套工程项目地处交通枢纽区域,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对大型成槽设备、钢筋笼吊装的安全管控和施工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面对挑战,项目团队果断决策,将BIM技术深度应用于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三大核心环节:
1.智慧场布,优化空间利用:
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场地布置模拟,精准规划了成槽机、履带吊、泥浆循环系统等大型设备及设施的位置,优化了物料堆场和运输通道。通过可视化分析,有效避免了场地内交叉作业干扰,最大限度提升了狭小施工空间的使用效率,为有序施工创造了先决条件。
2.虚拟吊装,保障作业安全:
针对超长、超重钢筋笼这一吊装难点,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进行了高精度的吊装模拟分析。通过建立钢筋笼及吊机模型,在虚拟环境中反复演练吊装路径,精准评估了吊机选型、站位、回转半径以及潜在的风险碰撞点。这一前瞻性模拟,为制定万无一失的吊装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极大降低了高空作业和大型构件吊装的安全风险。
3.施工预演,提升工艺水准:
在后续地下连续墙施工前,通过BIM动画对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清孔、钢筋笼下放、混凝土灌注等关键工序进行全流程模拟。使管理及作业人员能够直观理解复杂工艺,提前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技术衔接问题,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返工概率,确保各工序的紧密衔接和一次成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