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被工厂塑造的东北特色小镇:钢铁工人过着田园生活

发布时间:2023-02-15 1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摘要:立春时节,古城村的积雪尚未融化。于文才开车驶过时,目之所及依然是洁白的景象。

8dd0ad76-8e9b-446f-a37c-0841f5da022b_zsite
 
钢铁厂工人忙生产 磐石市委宣传部供图

立春时节,古城村的积雪尚未融化。于文才开车驶过时,目之所及依然是洁白的景象。
 
古城村毗邻吉林省磐石市明城经济开发区,大片的工业建筑是许多村民每天都要到达的地方——他们用辛勤的劳动让巨大的生产装置运转起来。冶炼矿石、铁水沸腾,热轧或冷轧成钢,最后变成钢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54岁的于文才在磐石建龙钢铁厂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已经是车间的一名班组长。从农民到工人,身份转变给他带来的变化是“腰包鼓了”。“我现在开着私家车上班,每个月的工资是7000多元,年底还有奖金。”每谈及于此,于文才脸上都挂着笑容。
 
当然,作为工人的他也没有失去土地,家里的20多亩旱田同样能够带来可观收入。
 
实际上,于文才置身的工厂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也重新塑造了这个小镇。明城镇所在的磐石市是著名的工业强(县)市,驻镇工业企业达45户,当中不乏国内500强企业的子公司,总从业人员约13000人。这也让小镇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钢管生产基地和金属材料特色小镇。
 
于文才工作的建龙钢铁厂是当地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该厂副总经理王卫军直言,这片工厂与小镇是“同呼吸、共命运”。
5570361a-378e-44e8-b5b0-b2f5de43f59e_zsite
 
古城村成为花园式新农村 磐石市委宣传部供图

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吉林明城钢铁总厂是有着3100多名员工的老厂区,因效益不好,一度濒临倒闭。2001年被收购后,新厂进行升级改造,丰富了产品种类。“市场沉沉浮浮,小镇居民始终和我们站在一起。”王卫军说,工人们来自附近村屯,他们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很高。鉴于此,附近企业都把环保放在发展的第一位。

如今,小镇的冬季供暖来自工厂的“余热”,节约了大量煤炭。为了节约用电,部分企业新建发电装置,能耗水平逐年降低。

工厂给村庄带来的变化尤为明显。截至目前,古城村共有300多名村民在附近企业务工。“每户至少有一人在企业打工。”古城村党支部书记高振华说。

近几年来,当地政府还投资了760余万元用于古城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村部和多功能活动室、文化广场,拓宽了主街路,修理了水泥巷路,古城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此外,古城村还统一安装了排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成了花园式的新农村。

雨水节气将至,于文才闲暇之余已将春耕农资准备妥当。“一半忙土地,一半忙车间。”现在,于文才一家每年都有20万元的收入。冰雪日渐消融,于文才期待着夏季早些到来,那时的村路两侧鲜花盛放,花香四溢。(记者 苍雁 石洪宇)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