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贵州贵阳花溪青岩镇龙井村:文旅融合带动布依小寨腾飞——“百坊”龙井旅游兴

发布时间:2023-03-24 17:05 来源:贵阳司法行政

核心摘要:3月17日一早,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雨后的空气中还带着些湿气。沿着主道往寨子深处走,能听到一阵潺潺流水和捶打衣物的声音,村内一口老井旁,头上缠着布饰的布依族老阿妈正在浣衣洗被。

3月17日一早,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雨后的空气中还带着些湿气。沿着主道往寨子深处走,能听到一阵潺潺流水和捶打衣物的声音,村内一口老井旁,头上缠着布饰的布依族老阿妈正在浣衣洗被。

古井旁往左拐个弯,便到了花溪区龙井村织黔货非遗文创生活馆。精心打理的老屋小院里,来自附近高校的学生们正在跟着专业老师体验学习传统“豆染”技艺。

这门传统技艺用料考究、做工复杂,老师一步步认真示范,讲解着“豆染”技艺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学生们听得认真、学得仔细,跟着老师刻制简单图案,学习古风古韵的印染方法。

织黔货非遗文创生活馆主营原创民族文创商品、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也是龙井村百个布依坊中名气最大的“染坊”,其创始人张婷婷是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豆染”技艺的传承人。

2019年,在反复考察多个点位后,看中龙井的优美环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及浓厚的法治氛围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创业返乡的张婷婷将工作室设在这里。

“龙井村人杰地灵,工作室入驻龙井两年多,这里就像我的第二故乡。”张婷婷表示,织黔货非遗文创生活馆文创产涵盖品种类多、设计新颖,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从单纯的产品设计制作起步,拓展到包含产品设计、研学体验、团建服务等多类项目,织黔货非遗文创生活馆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年收入达到了300万以上,广泛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成为龙井村新的旅游人气引流点之一。

一间“坊”,宛如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500年的时光赋予了龙井独特悠久的文化,在贵州旅游大跨步迈进的背景下,思维活跃的龙井人借势发力,启动“一个龙井村,百个布依坊”百坊发展计划,以党建为引领、以作坊为载体,开展景区化提升、产业化打造、品牌化塑造,让传统布依小寨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迸发出全新的活力。

在织黔货非遗文创生活馆不远处,主打银饰制作的龙井银坊(张谨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吸引不少游人入内游览。

十几平方米的工作室内,各种造型雅致、独具特色的银饰整齐陈列,让人眼花缭乱。这些产品大多出自负责人张谨之手,不同于传统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特点,张谨的产品融入现代首饰审美的创意设计,并将银饰与苗绣、马尾绣等技艺结合,让银饰增添了多重不同的风情。

“我们在去年5月入住龙井村,与设在青岩的销售店铺不同,这里以手工体验为主,让游客能亲身参与到一件银饰品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的整个过程,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厅内,张谨正在为参观的人群展示银饰成品,讲解银饰制作的技艺及融合创新理念。

一根银条,历经铸炼、吹烧等多道工序,“千锤百炼”成精致的艺术品,不仅凝结了设计者的心血,也带动了周边不少老手艺人及普通群众的参与,促进一方群众实现了就业增收。

染坊、银坊、酒坊、刺绣坊、陶艺坊……原本普通的村居院落“摇身一变”,成为满载布依风情和特色的体验工坊,以特色农家乐、布依文化体验工坊为一体的布依族文化印象体验区氛围浓厚。

“百坊”汇聚,带动业态丰富。为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管理,龙井村还成立了贵州悠游百坊旅游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遵循“一坊一策”“一户一策”的发展思路,推动“软硬”配套持续完善,以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百坊”齐发力,旅游“注”活水,古寨焕新颜。

依托旅游发力,龙井村相继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示范村、国家3A级景区等国字号荣誉,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2022年,龙井村旅游收入约600余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约有50余万元,村民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旅游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