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河南信阳新县卡房乡老叶塆村:“党建+自治”点亮美丽乡村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03 11:13 来源:卡房乡人民政府

核心摘要:夜幕下的老叶塆村潘东组,新修的广场上人影晃动,白果树下笑声朗朗。一盏亮灯,几张板凳,村民、干部围坐一起,聊着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晚风中,村组长老潘的声音格外清晰:“钱是小事,关键是大家心齐!”——这句话,成了老叶塆村潘东组“党建+自治”故事最温暖的注脚。

夜幕下的老叶塆村潘东组,新修的广场上人影晃动,白果树下笑声朗朗。一盏亮灯,几张板凳,村民、干部围坐一起,聊着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晚风中,村组长老潘的声音格外清晰:“钱是小事,关键是大家心齐!”——这句话,成了老叶塆村潘东组“党建+自治”故事最温暖的注脚。

 

2020年初,潘东组里那条坑坑洼洼的老路,成了村民心头的疙瘩。作为老党员和宗亲长辈,村民议事会负责的老潘义不容辞挑起重担。钱从哪来?活由谁干?路边还有私人的猪圈牛栏,你不出钱人家拆吗?诸多疑问伴随初心和使命在一步步协商号召中逐渐明晰。“我是党员我带头”“我们在外地打工,老家的事也是我们的事,微信给你转过去了”“平时也就种种田,空有一把力气,出力的事交给我们吧”“这个猪圈碍事吧?辛苦你们顺手拆掉”。短短一个多月,一条古色古香的石板路串联起组里的家家户户,也开启了“党建+自治”落地生根的好局面。

 

尝到了“自己家园自己建”的甜头,四年后村民们的行动更加果决。受制于村庄原址随形就势而建,停车难、没地方活动?那就再“议议事、出出力”!这次目标明确:建凉亭、扩广场、划车位。“上次修路效果摆在那儿,这次干活更有劲!”村民宋大姐笑着道出大家心声。如今,新广场成了村庄的心脏:老人摇扇纳凉,孩子追逐嬉戏,夜晚树下围坐闲话家常。那份“舒心”,写在宋大姐的笑脸上,也融在夜晚的欢声笑语里。

 

夜色渐深,话题转向未来。老潘掰着指头盘算:自来水管网老旧该换了,广场护岸再提半米就更安全方便了。“人工我们出,但管网、水泥这些材料是个大坎儿。”村民们期盼着党委政府在关键环节提供精准支持,这与乡党委政府构建的“五方联动”机制紧密呼应。乡党委闻讯立即启动响应程序,将潘东组群众诉求列入“昼访夜谈”意见清单,并将该工程纳入第一批“民生实事清单”予以解决。目前,管道、水泥等材料均已落实到位,村委和议事会负责协调施工环境,村民自发组织施工建设。就正应了乡党委主要负责人打的比方:“政府提供好种子,村民负责精耕细作。”一套清晰的民生实事办理闭环已然形成,党委政府聚焦关键资源保障,基层组织负责协调动员,群众主体投工投劳。“政府推一把,我们接着干!”的共识,在机制的有力支撑下愈发坚定。

 

老叶塆村潘东组的故事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党建引领下的“党建+自治”带来的实在改变。从一条路的破冰,到一座凉亭的温暖,再到对用水改善、村容村貌的期盼,每一步都是“爱民、敬民、为民”情怀的引领,每一步都是英雄辈出的红土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见证。当每一分钱公开透明,每一份力落到实处,信任便悄然生长,成为村庄治理最坚实的基石。联系乡镇县领导和支部联建单位县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在实地调研中也用最坚定的保障来回应“乡村把意见收集好、力所能及的都办好,剩下的我们全力保障。”

 

离村时,虫鸣依旧,凉亭里的谈笑声在夜色中格外清晰。老叶塆村潘东组的实践如同一盏灯,照亮了一条朴素的道理:乡村振兴,最美的风景是人心凝聚,最强的力量是邻里同心。当“我们自己的事商量着办”成为习惯,美好家园的画卷,自然会在合力描绘中徐徐展开。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