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乡村振兴

青海“东大门”民和:甜糯玉米成为民众致富“金棒子”

 高原初秋,在素有青海“东大门”之称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夏家河村的玉米地里一派热火朝天。   在田间农路一侧,摆满装着玉米棒子的塑料筐,五六十名务工村民有的采收棒子,有的分拣装框,有的抬框装车……   “现在收的是甜糯玉米,抓紧采摘后送到村里的加工企业去。”在玉米田埂上,夏家河村党支部书记...

发布时间:2024-09-13 14:26

陕西西安西咸新区北杜街道大石头村:学用“千万工程” 共绘和美乡村

今年以来,西安市西咸新区北杜街道大石头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四个方面,落实落细工作举措,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大石头村党支部将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与党纪学习教育、纠治群众...

发布时间:2024-09-12 17:15

追梦“新农人”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清晨5点多,天刚蒙蒙亮,中宁县太阳梁乡的“幸福家园”千亩枸杞田里,或站或蹲或坐,满满是采摘枸杞的农人。 上午8点,太阳火红,天气炎热。农人们的手不停地摘,一个个竹篮、水桶很快就装满枸杞。他们提着枸杞去地头称重,获得今日的第一份“工资”。 “15.6斤,39元。”枸杞地头称重的高杰对前来称重的村民说,随后...

发布时间:2024-09-12 17:12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巴山镇:推进综合治理 共建美丽乡村

为了打造更加美好的家园,镇巴县巴山镇政府积极推进综合治理工作,一方面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联动各村和社区大力推进清洁行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实现全镇增“颜值”。另一方面推进社会环境治理工作,做好社会风险隐患排查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全镇提“气质”。 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共建和...

发布时间:2024-09-12 17:08

以路为媒,交旅融合激发湖北团风新活力

 一条路串起一片景,一片景带富一方人。近日,“行在乡村游在路上”最美自驾精品路线主题推选团风站宣传活动在湖北黄冈市团风县启动。“交通+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让团风县焕发出新的生机。   近年来,团风县立足资源优势,将自然风光“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产值”。环绕牛车河水库而建的牛车河环库乡村振兴产业路,...

发布时间:2024-09-12 14:17

“三新”赋能,古村落“潮”起来

今年以来,徽州区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城市、乡村空间为载体,立足文化与创意,新场景、新产品、新业态接连上新,游客更有获得感,旅游更有氛围感,消费更有体验感。   功能新场景满足多种体验   8月30日,嗨徽州·2024第二届中国乡村音乐(民谣)大赛决赛在西溪南古村落精彩上演。此前,初复赛先后在灵山、唐模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12 11:43

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实施了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全国各地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吸引新住民等方式,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近日,本报记者分赴多地采访,展现广西、河南、云南等地的传统村落“新蝶变”。   广西高友村:深山古村有人识   “村庄肌理完好,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貌和生活方式,侗族...

发布时间:2024-09-11 08:42

江西瑞昌千亩莲藕喜丰收 藕农集中采摘忙

 眼下,位于江西省瑞昌市赛湖街道的九江赛荷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莲藕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藕农们穿梭在藕田间忙着采摘新鲜的莲藕,供应各地市场。   只见藕农们身着防水服,头戴斗笠,脚踩淤泥,分散在各个区域。他们弯着腰,半个身子浸没在水中,双手在淤泥里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凭借丰富的采摘经验,准确判断出莲藕走向,...

发布时间:2024-09-10 14:20

蔚县古堡人家

 闲暇时,59岁的门玉忠喜欢坐在家门口,看着世界各地来此的游客。从事民宿已有8年的他,依旧不善言谈。只是看到有游客提着大行李箱路过时,才会习惯性用电动自行车帮忙“载一段路”,即使对方并未预订他家的民宿。   门前这条长227米、宽3.5米、青石铺成的南北向街道,每天都有不同的游客从这里走过。街道两侧180余所古民...

发布时间:2024-09-10 14:19

山西文水:“满格电”下老酒坊的新路子

 “小时候跟父亲做酒,手拿肩扛取柴、取煤,烧火蒸馏酒,人工取酒、装酒,那时候一年也就生产个几吨酒。现在我开酒厂,这些全是用电,全部电气自动化,不仅省时省力,还节约成本,年产酒量能达到1500吨,时代的变迁就是不一样。”山西传统老酒坊负责人胡双全说。   伏天刚过、天气转凉,眼下正是酿酒等行业复工复产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4-09-10 14:06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