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住建领域的互访合作正在深入推进。
建筑业、公积金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已经出台,在全国范围内,也率先实现了跨省域住房公积金信息数据的直联共享,住房公积金“两地跑”变“一地办”。
7月10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在成都召开,对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谋划和部署。如何勇担当、善作为,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住建力量?
“四川住建系统将持续深化住建领域川渝合作,全面发挥建筑业支撑作用,认真抓好公积金和住房保障等重点工作,聚力推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正红说。
据悉,下一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持续深化川渝住建领域合作。抓好已签订协议的落地落实,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协同,指导川渝毗邻地区住建系统合作;持续建立完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领域的合作框架,协同推进全会明确的各项工作。
同时,研究推动两地联合举办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共同举办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职业技能竞赛,积极推进四川建院与重庆建工学院组建“川渝建设职业教育联盟”。
关键词: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居住宜居品质
建设“两中心两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正是其中之一。
“全省住建系统将认真学习本次全会精神,结合住房、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重点工作,认真研究推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相关工作,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张正红说。
首先,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垃圾污水新一轮三推方案,全面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支持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持续推动园林城市和绿色社区创建。
其次是大力提升居住宜居品质。全面做好住房供应和保障工作,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电梯增设,不断提高新建住宅设计建设水平,“一盘一策” 化解处置“问题楼盘”。
在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上,要加强建筑风貌和城市立面管理,提升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质量水平,延续城市文脉、体现城市精神、彰显四川特色。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也将持续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推进城市管理执法重心下移,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业
省级建筑产业园区建设纳入双城经济圈产业集群
2019年,四川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75万亿。
作为建筑大省,建筑业是四川首个万亿级的产业,是“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产业支撑,也是实施“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力量。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如何将如何推动建筑业发挥更大作用?
建设“建筑强省”, 积极推进省级建筑产业园区建设,纳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集群,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支持“走出去”发展。加快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在建造方式上,深入实施发展装配式建筑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全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建设,大力实施绿色建造,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此外,还将加快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开展工程总承包试点示范,积极培育和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关键词:公积金和住房保障
川渝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上线
川渝两地合作,在住房公积金区域共建共享这个民生实事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
早在今年1月,川渝两地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部门已有多次沟通交流。
3月27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此次座谈会形成了《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就建立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共享、深化互认互贷、联动治理住房公积金欠缴、套取、骗贷失信行为,以及两地资金融通等七个方面达成一致共识。
一个月后,4月27日,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暨两地信息共享平台上线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当天两地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意味着两地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信息实现互查,更加方便职工查询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为下一步实现两地更深层次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备受关注的住房保障体系上,编制城镇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构建“2+2+X”保障体系。分类统筹做好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保障工作,积极开展政策性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签订川渝住房保障合作备忘录。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租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