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宁远县水市镇充分发挥人才振兴优势,以弘扬古琴文化、舜德文化为抓手,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大力探索“一户一品,一寸一景”的发展模式,让房前屋后资源“活”起来,用庭院经济大力促进乡村振兴。
“方寸地”探寻“大发展”。宁远县水市镇充分发挥人才引擎作用,请湖南农科院为游鱼井村提供了“五小”庭院设计方案,由镇政府筹资,聘请20多名周边百姓参与庭院建设,青砖、瓦罐、竹篱笆、闲置的磨盘、破旧的坛坛罐罐都成为了装点乡村的“最佳单品”,最后交由村民负责各家门前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的种植与管理,村民根据自己的喜好种植了西瓜、玉米、香柚等特色林果,走出了农家小院建成生态庭院、和美庭院、富足庭院的新路径,用“小庭院”书写“大文章”。
“小作坊”蕴含“大乾坤”。游鱼井村周燕、刘休夫妇流转闲置民房创办了家庭小作坊——仓吾乐器制作坊,目前手上有80个订单,每年可制作古琴40把,每把古琴均价16万元,周燕夫妇从周边百姓中聘请了5个木工,20个漆工,木工年均收入3万元,漆工年均收入1.5万元。同时招收了2个学徒,传承古琴制作手艺,推动古琴产业发展。
“小庭院”助推“美乡村”。在打造“五小”庭院的过程中,镇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以及“南风讲坛”月例会,广听民意,广纳民智,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从谋划、设计、建设、监督、享用都参与其中,改变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等现象,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同时,群众在参与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种出的蔬菜瓜果相互之间赠送,邻里关系更融洽,乡风更文明。
如今游鱼井村既有地域特点又有文化特色,既有乡土气息又有农家韵味,放眼望去,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阳光房庭篱笆果蔬,一幅幅美丽的庭院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