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河南省城管执法系统第三届“最美城管人” 郑营华:急难任务冲在前

发布时间:2023-08-02 12:53 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郑营华说,“我从17岁到如今的35岁,有19年都在穿制服。前7年,我穿着一身‘橄榄绿’,后12年换成了这身‘城管蓝’,朋友都说我和制服有不解之缘。其实,当兵保家卫国光荣,做一名城管执法队员也光荣,只是换了一个岗位为国效力,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

  

郑营华,男,汉族,1987年6月出生,周口淮阳人,中共党员,郑州市二七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应急中队中队长。疫情防控期间,郑营华带领中队主动请缨,加入党员先锋岗,值守郑州西南站高速卡点130多天,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面对雨季汛情,郑营华预置各类抢险救援力量,成立281人组成的9个抢险工作组,熟练掌握水上救援及特种排涝应急专用设备,积极投入城市防汛抢险,奋勇完成值班值守预警排涝任务。荣获“二七区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防汛演练先进个人”“郑州市再生资源专项整治先进个人”“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打造人民满意城管’专项行动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2023年被选树为河南省城管执法系统第三届“最美城管人”。 

 图片1

把军人作风注入城管队伍,退役老兵持续发光发热。时代各有不同,精神一脉相承。卸下军装,军魂依旧,郑营华爱拼敢赢的铁血精神深深地融入到他所从事的城管工作。勤奋和执着,让他迅速从城市管理的“门外汉”成为管理城市的“行家里手”。凭借着扎实的工作作风,郑营华很快走上城管中队的管理岗位,在他的意识深处,军人的风采,不应该只属于军营,在城管中队岗位上也要展现出军人的绰绰风采。为带好队伍,郑营华想到部队的好方法,把部队作风注入城管队伍,每周固定例会制度,队员们自我剖析近期工作,大家互相点评、探讨业务;每周固定队列训练,既锻炼了队伍的集体意识,也帮助队员强身健体。如今,他带领的50名执法队员都是退伍军人。服务为先、刚柔相济、法理并重,让每一个市民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成了他们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所秉持的工作理念。
 
QQ浏览器截图20230802140552
 
始终冲锋在疫情第一线,战斗在防汛最前沿。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基层防疫工作压力很大,郑营华和所在的应急执法中队主动请缨,加入党员先锋岗。从春寒料峭到和风五月,他们值守郑州西南站高速卡点130多天,为封控区居民贴封条、送蔬菜,在封控区高寨农贸市场彻夜值守,疏散摊贩。从封控区的菜市场、饭店、小区,到开展全民核酸检测,郑营华和队员们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成为居民健康安全的“守门人”。雨季汛情,郑营华组建了城市防汛积水点应急工作专班,对易积水点位、区域设置泵车、安排专人值守,带领防汛排水抢险人员随时待命,积极投入抗灾抢险第一线,奋勇完成急、难、险、重防汛任务。

QQ浏览器截图20230802140559
 
从“橄榄绿”到“城管蓝”,角色转变初心未改。橄榄绿,城管蓝,不同的是颜色,相同的是报国之志和那颗永葆赤诚、为民服务的初心。和很多退伍军人一样,郑营华希望把自己爱国的满腔热血,报效给培养自己成长的祖国,为国防和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在开展双拥工作中,他十年如一日,肩负着二七区预备役民兵训练等任务,他本人更是通过选拔考核,被预备役高炮师任命为预备役上尉连长,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拓展双拥工作的新局面,为建立新型军政、军民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防建设做出贡献。

郑营华说,“我从17岁到如今的35岁,有19年都在穿制服。前7年,我穿着一身‘橄榄绿’,后12年换成了这身‘城管蓝’,朋友都说我和制服有不解之缘。其实,当兵保家卫国光荣,做一名城管执法队员也光荣,只是换了一个岗位为国效力,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