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通车之日,即是欣喜之时。7月25日,环顾道路及周边优美的景色,中交中南局杭徽项目经理许德俊竟不由地感叹说:“终于把这段路建成了!”
“迎难而上,打造最美入城口”
通车之日,即是欣喜之时。7月25日,环顾道路及周边优美的景色,中交中南局杭徽项目经理许德俊竟不由地感叹说:“终于把这段路建成了!”
2022年1月5日监理单位下发开工令,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项目作为杭州亚运会保障工程,也是杭州城西门户,包含2条隧道、5条道路、4座桥梁及收费站改建。刚进场时看着拥堵的车道、纵横交叉的管线、待迁改的医院、居民楼,“没想到现场的情况这么复杂。”许德俊回忆着进场之初的场面,面对接下来的施工任务已感受到巨大挑战。
收费站改建位于高速入城口,要在收费站运营的状态下进行改建,这让大家都犯了难。虽然边通车边施工的情况经常碰见,但要在收费站小范围内完成导改、迁改、施工这样复杂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前路困难,大家仍挺胸前进。在项目总工程师易佳飞的带领下,项目部多次与业主、设计院、交警、专家以及地方相关单位进行方案研讨,最终定下新建2个临时收费站、1条保通道路及经过4次导改的施工方案。
方案确定后,说干就干,工期非常紧张,现场施工争分夺秒!项目采用三班倒、24小时三班倒作业制,时间占满、空间占满,历经90余天完成2个临时收费站、1条保通道路的修建。3月底开始施工收费站主体改建,这时距建成通车的工期目标还有三个多月时间,施工期间最多有7个专业队伍在收费站小范围内同时施工。“那段时间吃饭、睡觉都是在现场,就想着抓紧时间完成施工任务,一分钟都不敢浪费,每天神经都是紧绷着。”项目副经理兰新乐如今回想起那段与全体职工们并肩奋斗的时光,仍历历在目。
收费站大棚施工期间赶上疫情管控严格,好多高速都封闭了,钢材都运不出来。于是,“入城口战斗队”、“党员先锋队”应时而生,项目领导班子带头加入,冲锋在现场一线,积极与钢材厂进行协调。
临时收费站和新建收费站进行切换导改的时候,项目团队全员出动,摆水码、移水桶、指挥交通,项目经理、工程师等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人们一起蹲在路边吃饭,嘴里嚼着饭还一边探讨施工中各项安排,中午困了就在地下通道里拿塑料袋一铺坐着打个盹。
经过6个月的奋战,收费站终于展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收费站钢结构大棚采用空间双曲面造型结构,外观优美,整体呈雄鹰展翅造型,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极大。项目在设计基础上,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深化设计,智能化设备精确下料加工采用实体三维扫描技术,实时数据支撑大棚整体双曲面造型,建成通车那天引来多家媒体争相报导,获得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以人为本,拉好安全红线”
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也是一支充满人文关怀的队伍。2022年9月超强台风“梅花”登陆浙江,杭州最高风力达到10级,并伴有大暴雨。台风来临前,项目便组织所有工人搬到周边宾馆及体育场内。“我们提前便组织把每台机械、设备都归置好,每间房子都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加固好,确保它们不受台风的破环。让所有的工人都搬到附近安全的地方去,把吃的、喝的、用的都提前准备好了,够支撑我们共同度过这一艰难的时刻。”安监部向鹏说道。
其实,这样的理念已经贯穿在施工的方方面面。项目团队将安全理念深入到进场教育、施工交底、日常管理等各方面。针对高处坠落、塌方、火灾、触电等意外情况,项目部每个月都会组织工人们演练,生命安全意识已经深入工人的心中。现场的工人们也纷纷说到:“项目始终都跟我们强调,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平时的各项作业就要做好安全防护,万一有意外,一旦发生危险,什么都不管,要先保证人身安全。”
“施工中,我们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不管什么时候,首先保证人的安全,只要保证人没事了,再说其他事情。所以,我们宁可施工进度慢一点,管理成本高一点,也要做好各项安全管控,保证生命安全。”项目党支部书记李军坚定地说。
“便利交通、提升路网品质”
“以前这边有座‘看门山’,每次来这边上高速还要绕山而过,收费站路口那天天都在堵车,出行非常麻烦。现在都方便多了,一条大道笔直通过来,不用再绕路,原来堵车的情况也不见了,这段路修好后,出行都便利很多。”附近的居民们连连赞叹道。
项目地面路的建成通车,打通了收费站及周边主干道的互通、互联,作为余杭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贯穿南北的骨干路网项目,通车后形成东西大道、城东路、荆杭街、城南路等主次干道十字交叉,犹如一条“鱼骨”,串联起周边道路,实现各处车流量的交汇、分流等,大大提升了周边企业、居民区的出行联系和效率,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提升区块交通服务水平,促进了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了余杭地区的出行条件。
“移步入园,居民幸福倍增”
“这里原来就是块菜地,平时都没人过来,现在好了,路修得规规整整,环境好多了。我们早上晚上都能过来乘凉,还可以和朋友、家人在路边公园里散步,带孩子溜达,幸福指数蹭蹭上涨。”家住在旁边小区的阿姨大叔们晚饭后齐齐来到公园,坐在长椅上摇着蒲扇聊着天,身后映照着橘红的晚霞。不远处人行道上小朋友们追逐奔跑,笑声伴着蝉鸣穿梭在草丛间,久久不散。
项目的道路建设时也对路面两侧进行了全面绿化,周边也配套修建了公园,提升沿线景观效果的同时,还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步行、骑行的休闲场所。
五百多天的昼夜兼程,项目建设团队交付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站在繁忙而有序的施工现场,看着正在收尾作业的工人们,许德俊心里担了近两年的重担总算是能稍轻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