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谢琨可以说是地产界的一名老兵,从2002年参与到房地产行业,至今已历二十年有余。在进入房地产行业之前,谢琨在轨道交通设计和研究领域有过9年的履历,参与过上海市地铁1号线、3号线、7号线、8号线等多条线路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曾是该领域最年轻的注册咨询专家。由于工作上突出的能力和表现,曾被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派遣到日本东京某建筑设计事务所开展建筑设计研修。这一段经历,不仅让他成为一个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融合型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养成了对产品性能和品质精益求精的习惯和以客户为尊的意识。
对于谢琨这样一个技术专业性人才,进入到房地产行业,一开始他原来的领导和朋友们都感觉到有点可惜。但谢琨说,他还是期待自己面对的世界能够更加宽广一点,他喜欢突破、复杂、困难带来的挑战。谢琨进入房地产的第一家企业是上海的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景瑞控股。他在景瑞一待就是7年。回忆起在景瑞的那段工作经历,谢琨说是公司给了他机会,让他能够脱胎换骨,从一名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成长为一名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和经营管理者。有些事至今他还记忆犹新。他记得自己牵头梳理制定公司的业务流程,引入BSC平衡记分卡进行组织绩效管理,和罗兰贝格咨询顾问公司一道完成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战略发展研究报告以及住宅产品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这些事,在当年的地产圈里应该都是很有开创的工作。结合在这期间谢琨在中欧国际商学院EMBA的学习,谢琨说他理清了企业经营发展的图景,也给他带来非同以往的经营洞察力。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带来了一次较大的冲击,尽管时间不长,但那段时间与债权人的接触让谢琨体验到资本的冷酷,也给他埋下了想深度了解资本及其运作方式的念想。
2010年,谢琨入职世茂集团。世茂集团是国内房地产领域的头部企业,无论行业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多年来位列各类排行榜前十。入职世茂这样一家综合性开发和运营管理的企业,对谢琨来说无疑是一次职业生涯的跃升。在世茂集团期间,他先后作为集团副总裁兼区域总裁负责三个大区的全面经营管理,业务先后覆盖华北、华中、华南以及华东等广大的市场。在公司内部,谢琨向来以善于扭转陷入经营困局的区域公司的被动局面并引领其转变为高绩效组织而得到赞誉。比如,2016年初谢琨离开工作了4年的中南区域公司(总部于武汉,业务覆盖五个省),主动请缨履职浙江区域公司。其时,中南区域公司在他的领导下已连续4年业绩始终名列集团前茅,而浙江区域2015年年终位列业绩最差的区域公司。经过其后5年时间,到2020年,浙江区域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由2015年的不足50亿,到2020年超过400亿的巨大飞跃,综合业绩跃升到全集团第一。
在领导浙江区域的几年里,谢琨把对产品和服务的关注始终放在他自己管理工作的首位。每次拿到一块地在做产品定位之初,谢琨总是和同事们说:做出的产品一定要对得起那块土地、那个城市、那里的文脉以及未来的客户。因为这样的产品理念,谢琨常常会把那些短期看起来很可能有利可图定位给否决。比如,前几年在杭州,把办公做成公寓是多数房地产企业的通常做法。世茂智慧之门项目在谢琨接受浙江区管理之前,原本也定位为公寓类项目。谢琨接手后,经过综合分析,认为如此大体量的超高层项目,如果尝试做成公寓,是对城市的不负责任,也可能危及将来客户的使用安全。最终,智慧之门项目还是定位成智慧型办公楼,成为杭州城市最美的建筑和地标,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众多荣誉。在杭州的另外一个住宅项目的开发过程,同样体现了谢琨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世茂钱塘天誉项目是位于杭州市中心城区的一个住宅项目。杭州是宋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城市,谢琨希望该项目的定位要尊重所在区位的文脉但又不是对历史的简单临摹和回归。为此,他前后把不同版本的宋史通读了三次,最终确立了 “士在当下,审美复兴”的产品主张。产品推出后,获得了业内和客户的交口称赞,被媒体誉为“杭州城东颜值天花板”。
正是因为多年来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不懈追求,世茂的品牌美誉度在浙江获得巨大的提升,赢得广泛的荣誉:经济观察报第十八届(2021)蓝筹年会“年度卓越区域公司”、第十九届(2022)蓝筹年会“区域综合品质引领企业”;亿瀚智库20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浙江区域五强、华东区域品牌影响力五强;中国指数研究院2021年上半年浙江省房地产十强企业。
二十余年的房地产从业经历,也正处房地产突飞猛进的时代。谢琨说,他感恩这个时代给了他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虽然,当下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但谢琨说: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发展的周期,有高潮就会有低谷,只有那些在低谷中能看到希望并朝着希望演化的组织才会赢得未来。现时的谢琨,已作为执行董事调任集团总部分管生产运营和行政人力资源工作。用谢琨的话说:以前自己是驰骋在疆场,现在是运筹帷幄在庙堂,但无论自己身处何方,始终坚持磨砺自己的洞察力,不盲从、不刚愎居安而思危,就一定能于混沌中辨明方向,走出自己的道路。(潘琦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