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全国工商联8月28日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相关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资产总额、净利润均较上年有所增长。
全国工商联8月28日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相关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资产总额、净利润均较上年有所增长。
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民营企业500强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管理优化,整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营收增长与利润提升并行
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户均资产1023.09亿元,增长2.62%。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分析,民营企业500强整体规模持续增长的背后,有多重积极因素叠加,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内需市场活力释放,企业自身也在主动求变,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
“今年年初,我们的项目遇到困难,当地政府第一时间派专人了解情况,帮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广东圣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南表示,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提出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保障,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到弘扬企业家精神,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措施接连推出,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民营企业500强的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净利润合计1.8万亿元,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有70家企业的净利润超过50亿元。
李志起认为,在提升盈利方面,近年来民企探索出三条有效经验。一是通过智能制造等数字化手段降低人力成本,二是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减少采购环节损耗,三是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境外业务韧性十足,是民营企业500强的另一亮眼表现。实际填报企业的出口总额1.77万亿元,增长5.17%;境外营业收入总额为3.19万亿元,增长14.74%;年末境外资产总额为2.44万亿元,增长8.14%。
当前,民企全球化布局正进一步深化,海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数量持续增长,跨境电商模式创新让企业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有效降低了关税壁垒。民企通过品牌本土化策略快速适应海外市场,显著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结构优化和战略布局共进
民营企业500强中,72%的企业属第二产业、66.4%的企业来自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中的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资产总额、净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7.66%、7.92%、1.2%。
民营企业500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已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细分领域。
“连续多年跻身500强榜单的企业,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战略前瞻性和转型升级主动性。”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提到,500强中科技型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占比不断提升,凸显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积极进展,民营经济正向高端领域迈进。
民营企业500强正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66.8%的企业已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83%的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畜禽养殖为主业,连续11年入围民营企业500强,近年来在生物育种、智能养殖等领域加大创新投入,研发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投喂系统等智能养殖装备,推动传统农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传统产业并非落后产业,只要积极求变、勇于创新,同样能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该公司董事长温志芬说。
“数字化是通过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提升生产管理效率,绿色化则帮助企业应对国际ESG标准、降低长期合规风险。”李志起提醒,企业转型要避免脱离主业的盲目投入,可采取“试点—推广”的分阶段策略稳步推进。
创新引领与治理完善兼修
民营企业500强中实际填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均较上一年增长,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这是应对市场竞争构建差异化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产业链升级的现实需求。”李志起说,创新带来的红利直观可见,既增强了产品定价权、市场竞争力,又能培育新的增长点。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列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三位、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一位,培育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恒力在发展每一个产业板块之初,都面临‘卡脖子’难题。”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表示,公司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发力,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深层次合作,更好促进科研成果有效开发和充分转化,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预计未来2年到3年里,公司将开发30个新品种。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作为民营企业排头兵,500强企业加快引入外部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实际填报的500强企业中,52.24%的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37.31%的企业引入财务投资者,33.33%的企业引入产业投资者。
“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能补充资本,更能优化治理结构,有助于科学决策,与产业投资者的合作则带来订单资源和技术协同。”李志起说。
从外部投资者属性看,实际填报的500强企业中,73.86%的企业引入民间资本,57.52%的企业引入国有资本,32.68%的企业引入境外资本。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宋志平提到,大多数上榜企业已和资本市场形成深度关联,表明资本市场在助力民营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内控管理方面,90%以上的企业设置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法务、审计等不同形式的内控合规机构。既通过制度设计平衡效率与风险,又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规避粗放管理漏洞,同时对接国际标准增强海外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