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政研观察|以“6633”要求为指引,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房子”

发布时间:2025-10-21 16:56 来源:中国建设报

核心摘要:“好房子”承载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围绕推动“好房子”建设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提出“6633”的要求,即“六不”“六防”“三省...

 

“好房子”承载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围绕推动“好房子”建设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提出“6633”的要求,即“六不”“六防”“三省”和“三要”。这是基于数万份从业者和居民调查问卷的系统归纳总结,集中反映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普遍需求和真切期待,为加快提升我国住房品质,明确了“任务书”和“路线图”。

 

直击居住痛点,明确要求“六不”。“不霉、不堵、不漏、不吵、不裂、不臭”,这是“好房子”的基本质量要求。要增强底线意识,针对性解决房屋痛点问题,确保居住环境舒适、洁净。 一是保证“不霉”,通过加强防潮设计,采用环保防霉材料,避免墙体、屋面、家具等霉变。二是保证“不堵”,合理设计管道系统,选用优质管材,保持排水、排污系统通畅,杜绝管道堵塞。三是保证“不漏”,做好防水处理,防止在屋面、外墙、厨卫等关键部位渗水漏水。四是保证“不吵”,执行《住宅项目规范》新标准,将卧室分户墙及分户楼板的隔声性能提升至不低于50分贝。五是保证“不裂”,确保结构安全,避免墙体、地面出现结构性裂缝。六是保证“不臭”,做好通风、排污处理,避免房屋内部异味积聚。

 

筑牢安全底线,重点做好“六防”。“防电、防火、防灾、防盗、防撞、防摔”,这是居住安全的核心保障。要强化安全意识,将防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贯穿于房屋使用过程中的全场景全周期。一是做好“防电”,严格按照规范设置电气线路,强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做好过载保护等。二是做好“防火”,保证灭火器及烟感报警器等消防设施配置齐全且便于使用,确保疏散通道畅通等。三是做好“防灾”,加强建筑抗震、防洪、防台风等防灾设计、完善三项制度等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住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做好“防盗”,从硬件设施和安全管理双维度,落实小区和楼栋的治安和防护。五是做好“防撞”,针对墙角、家具边角等易发生碰撞,导致居民受伤的部位进行专业处理,在公共区域设置防冲撞隔离栏,在地下车库加强照明并配置反光标识等。六是做好“防摔”,引入适老化、适幼化设计,如卫生间和阳台铺设防滑地砖、楼梯踏步设置防滑槽、加装扶手及紧急呼叫装置等。

 

坚持集约发展,有效实现“三省”。“省心、省地、省钱”,这是“好房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要注重集约高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实现“省心”,省心意味着要坚持人民立场,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中心,在做到“六不”“六防”的基础上,还要在购(租)房、装修、运维过程中,解决程序繁琐、质量通病等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二是实现“省地”,通过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合理设计室内空间等,提高套内空间利用率,实现集约节约用地。三是实现“省钱”,通过有效手段,提高住房支付能力以及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让人民群众买得起、租得起、住得起。

 

注重居住体验,切实满足“三要”。“要健康、要实用、要关怀”,这是“好房子”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本,着重提升居住品质与社会温度。一是满足“要健康”,这要求住宅通风采光良好、建材环保无毒、室内空气质量清新,营造健康居住环境。二是满足“要实用”,这要求空间功能性与实用性兼具、储物空间设置合理、家居设施完善,打造适配生活需求的室内外功能布局。三是满足“要关怀”,这要提供适老化设施、儿童安全活动空间以及丰富小区活动,融入人文关怀,让小区变成温情家园。

 

“6633”要求是对老百姓关心的共性问题的全面回应,既聚焦解决传统的房屋质量通病,又考虑到“好不好”阶段以及养老托幼的新需求,是推动“好房子”建设落实落地落细的重要指南。各地要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的决策部署,以“6633”要求为目标,明确责任、靶向发力,综合施策,着力推进“好房子”建设,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张仲)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