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基本生活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于小家,住房是依靠,是希望;于社会,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罗博文 李川阳)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基本生活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于小家,住房是依靠,是希望;于社会,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
住房公积金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直接关乎群众的基本保障。其本质正是通过制度设计、资源整合与人文关怀,为普通人的美好生活搭建阶梯,成就万家灯火。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核心,多领域持续突破,勾勒出住房公积金改革的“襄阳路径”,并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住房公积金服务“襄阳模式”,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0月,襄阳市住房公积金旗舰店开业
蓄积安居源泉,激活民生活水
深秋的清晨,阳光洒进位于东风汽车大道的农业银行住房公积金旗舰店。市民王女士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高效便捷地办理着公积金业务。“以前办业务得专门跑到政务大厅,排队费时费力。现在好了,家门口的银行网点就能办,太方便了!”她由衷的感慨,道出了襄阳住房公积金服务下沉带来的真切变化。这温馨的一幕,正是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聚力归集扩面、延伸服务触角的生动缩影。
归集,是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蓄水池”和“生命线”。2025年,襄阳中心锚定归集资金82.56亿元、增长7.43%的目标,展现出“开年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如何让这一池民生活水更加丰沛?答案在于精准聚焦与合力攻坚。
“我们将主要聚焦七个方面精准发力,”中心负责人介绍,思路清晰而坚定,“一是灵活就业人员,按每10万人建缴300人目标推进;二是村干部队伍,分步走,年底前力争30%的村实现建缴;三是规上企业,新增的全部建制,存量的争取突破;四是大学生群体,落实‘青春留襄’,力争5000至10000人建缴;五是存量商贷人群,精细化摸排,‘商转公’转化率力争达10%;六是体制内查漏补缺,力争全部达标;七是比对社保数据,推动公共服务人员应缴尽缴。”

中心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讲解政策
这幅精细的“作战图”背后,是住房公积金中心对民生需求的深刻洞察。尤其对于数量庞大的灵活就业人员,襄阳率先破局。自2022年与全国六大试点城市同步、在湖北首推灵活就业人员参缴使用政策以来,持续优化,实行“多缴多贷、长缴多贷”,更辅以0.4%的缴存利息补贴,使其综合收益率达1.9%,媲美三年定期,极大地激发了这一群体的参与热情。
宣传,是连接政策与群众的桥梁。中心持续拓宽全媒体合作渠道,做优内容,联动发力,充分发挥全媒体影响力,让公积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住房公积金的良好氛围。
机制,是保障工作持续推进的引擎。健全归集扩面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联动合力;优化受委托银行考评,调动其积极性;坚持“刚性要求、柔性执法”,推动缴存纳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完善行业信用评价,对守信者给予激励……一套套组合拳,正画出公积金归集扩面最大的“同心圆”。

中心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填写资料
精准施策赋能,支撑住房消费
住房公积金的价值,不仅在于“积”,更在于“用”。如何让沉淀的资金高效、安全地流动起来,精准滴灌至住房消费的关键领域,是衡量其效能的核心标尺。
“促进供需适配,是我们站位全局、服务发展的重要抓手。” 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中心持续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新市民、青年人、灵活就业人员使用政策,主动服务“商转公”潜在客户,加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做到“应贷尽贷、应提尽提”。另一方面,中心积极服务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政策和市场变化,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2024年,襄阳公积金提取使用率较2021年提升7.46个百分点,个贷市场占有率达到31.08%,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这每一点百分比的提升,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家庭圆梦安居的喜悦,是公积金低息贷款作为市民购房首选融资方式的有力印证,也为助推襄阳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贡献了坚实的“公积金力量”。

中心工作人员为买房群众讲解政策
在襄阳某超市工作的张女士今年年初第一次开通了个人公积金账户,并缴存了自己的第一笔公积金。“我选择的是按月缴存模式。”张女士说,开户时她的公积金账户和银行账户绑在了一起,此后每个月的公积金都会从银行账户里自动缴存。
守正创新驱动,提升服务效能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以“守正创新”为遵循,稳步推进三项关键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服务效能。
全委办改革,驶入“深水区”。继市区旗舰店成功试点后,2025年7月,8家县(市)住房公积金旗舰店同步启用,标志着“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成为现实。下一步,襄阳住房公积金中心将加强对旗舰店运行监测,推动各办事处(管理部)由业务办理型向监管型转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调动银行积极性,最终实现运行顺畅、规范安全、便民惠民、互利共赢的局面。

“青年安家•住房公积金服务站”开展政策宣传
住房资金管理改革,构建“统一体”。通过有效发挥住房资金改革联席会议作用,与市、县住房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中心致力于建成全市统一、高效的住房资金管理体系。根据规范性文件和实践中的新情况,及时优化运管流程,目标直指更安全、更便民、更增效益。
数字化改革,打造“智慧脑”。 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大潮中,襄阳公积金逐步完善信息化顶层设计,明确数字化发展蓝图,系统推进信息系统重建。扎实推动征信信息共享利用,持续抓好“互联网+住房公积金”网上办事平台建设,让更多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一网办”、“集成办”、“智能办”。与此同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加强,软硬件国产化替代稳步推进,为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保驾护航。
退休提取“无感办”、服务事项下沉乡镇社区、支持“退役军人一件事”联办、开通省内异地委托扣划还贷……这些已然实现的便民举措,正是数字化转型结出的硕果,让群众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工作人员在招聘会开展政策宣传
凝聚奋进力量,铸就服务标杆
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建引领创品牌。深化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完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使二者同频共振、相互促进。

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政策宣传
文明单位创国牌。将文明创建融入单位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行业服务创金牌。推动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便利化的“四化”建设,落实住建部服务标准,打造行业标杆。开展行业标兵选树,通过培训、比武系统性培养干部,优化梯队结构,旨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敢于担当、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公积金事业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保障。
从精准归集扩面到优化使用政策,从深化全委办改革到加速数字化转型,从筑牢风险防线到加强队伍建设……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政策创新释放民生红利,以制度扩面筑牢保障根基,以数字变革重塑服务效能,全面彰显公积金制度的时代担当。

工作人员向“外卖小哥”开展灵活就业人员政策宣讲
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原则,持续完善公积金制度,加强风险防控和资金监管,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缴存职工的住房需求,为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目标贡献力量。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正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把好住房保障的“方向盘”,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的壮阔航程中,全力以赴,精准托起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安居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