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绿色+低碳+,这样的社区有“亿点”美好

发布时间:2024-12-05 14:10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绿色低碳成为广大群众热议的话题,绿色低碳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何让广大居民共同参与节能降碳?而低碳社区则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意味着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更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马金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绿色低碳成为广大群众热议的话题,绿色低碳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何让广大居民共同参与节能降碳?而低碳社区则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意味着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更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低碳社区建设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社区的发展方式,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持续形成大量无法再生的废弃物,不仅影响了社区居民居家环境,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低碳社区要求对能源需求进行精准的动态预测,通过推广清洁能源,使用主动式高性能能源系统及可再生能源系统,最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从而有效降低社区整体的碳排放量。同时,低碳社区也要求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广新型建筑材料、提高社区绿化覆盖率和高碳汇植物比例等手段,全面提升社区碳汇能力。

 

走进上海嘉定理想之地项目,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建设者将“以健康为核,以绿色、低碳、智慧、活力为芯”的“一核四芯”产品理念融入社区肌理,让建筑既能“发电”又能“省电”,既能“吸收”还能“消化”。

 

项目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项目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0%,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建筑遇到了水也可以“呼吸”!

 

低碳社区建设有助于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在低碳行动中,广大居民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分工合作、携手解决问题,如垃圾分类、参与绿化活动等。这种合作和互动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信任和尊重。

 

例如,上海市徐汇区梅陇三村通过成立“绿主妇”等居民社工志愿者团队,召集居民主动参与低碳工作;南京市江宁区天景山小区鼓励居民在智能化收集点投放垃圾。实践证明,公众广泛参与是建设低碳社区的重要推动力。低碳社区建设过程中,只有充分激发居民的积极性,社区整体凝聚力和归属感才能得到有效增强。

 

 

位于江西省高安市瑞州街道东北方的瑞阳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并于2022年5月被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确定为首批江西省低碳试点社区之一。“创建低碳试点社区前,我们社区内大部分安装传统路灯,垃圾桶较少,垃圾随意丢弃,社区范围大面积裸土,未规划公交线路,出行主要靠私家车。”瑞阳社区党委书记胡蓉介绍。

 “现在我们家里全部换成了节能灯,也用上了天然气,出行骑电动自行车或者坐公交都方便多了。小区里面环境也整洁了很多,道路进行了改造,地上垃圾少了,交通拥堵也改善了,路边也都种上了绿植......”细数小区环境的变化,居民张凤笑的合不拢嘴。

 

如今,随着低碳试点社区的创建,瑞阳社区焕然一新。太阳能路灯遍布社区各个角落,白天吸收阳光,夜晚为居民照亮回家的路,既节能又环保。垃圾分类设施有序摆放,居民们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各归其位,资源回收利用率大幅提高。全社区各类公园绿化覆盖率90%以上,社区91.5%居民家中使用节能灯,100%家庭使用天然气。居民们的出行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低碳出行蔚然成风。

 

低碳社区建设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从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低碳社区有助于增进居民健康,提高居民安全感,打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低碳社区致力于整个社区的低碳转型或零碳排放,改善局部空气质量,提供更多绿地和公园,让居民有更多机会进行户外活动。

 

在推进绿色低碳小区建设的过程中,多地积极融入智慧元素,打造智慧平台,提升管理效率与居民生活的便捷性。

 

在山东省德州市天衢新区付庄小区,装机容量560千瓦的太阳能大型社区绿色充电设施投入使用,安装了128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52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车位,预计每年可发电60万千瓦时,方便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消除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成为德州市首个绿色低碳智慧示范社区。

 

浙江省绍兴市大渡社区依托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创新实践智能垃圾分类回收与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构建“环保小屋—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积分兑换—闭环管理”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在润泽大院和镜水湾小区增设AI(人工智能)投放箱、智能可回收设备和积分兑换发袋一体机,实施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积分兑换制度。在锦盛蝶庄、香水湾、润泽大院等小区配套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58个,普及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