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小切口”推动城市品质“大提升”,让更多口袋公园绽放黄冈,让市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11月14日,清晨7点半,秋日暖阳洒在黄冈市黄州区赤壁街道安居社区口袋公园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格外感到温暖。附近的居民陆续到来开始晨练。
安居社区口袋公园是一个体育主题口袋公园,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位于安居社区街坊路。
“这个口袋公园离我很近,每天早晨起来跑跑步,拉伸下身体,然后再去上班,一天感到身心愉悦,精神十足。”居民何剑笑着说,安居社区口袋公园成了他每天的“元气补给站”。
说话间,何剑指着公园的运动区,只见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场一字排开。“除了下雨天外,都有年轻人来这里打球健身,公园里笑声、加油声、吆喝声裹在一起,热闹极了。”何剑表示,能在家门口有这么个能锻炼、能热闹的地方,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是规模不大但具备绿化、造景和休闲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
近年来,黄冈市紧扣湖北省十大民生实事部署要求,以口袋公园建设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与生态空间优化。如今,一个个口袋公园的建成,市民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口袋公园179个,其中13个获评“湖北省最美口袋公园”,不仅让城市“边角料”变身“诗意空间”,更以实打实的民生成果,显著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与城市环境魅力。
科学规划打底——提升环境品质惠及群众生活
“以前想找个散步的地方得走两站地,现在楼下转角就是公园,太方便了!”家住黄梅县古塔小游园的王爹爹,经常清晨在公园里花花草草旁打太极,言语间透露出满足。这份便利,源于黄冈市政府部门对口袋公园建设的科学布局,科学规划。
古塔小游园位于黄梅县城区地标性建筑高塔寺塔(简称“古塔”)南侧,占地面积8158平方米。该区域原址上有一个废弃的生猪交易场和16户私人建筑。由于该区域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低矮破旧,既影响市容环境,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该区域位于城中核心区,周边有古塔西路、环城东路两条重要出城贯通线路,北侧还建有一个农贸市场,周边车辆、人流聚集,导致交通十分拥堵。
为此,黄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结合该县文明旅游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建设,启动了古塔小游园建设,并将其作为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工程之一,举全力推进。该项目以古典园林作为设计风格,总投资2034.59万元,项目建成后,既提升了该区域的环境品质,优化了道路交通组织,同时让周边群众有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1月14日,清晨7点半,秋日暖阳洒在黄州区赤壁街道安居社区口袋公园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格外感到温暖。附近的居民陆续到来开始晨练。
安居社区口袋公园是一个体育主题口袋公园,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位于安居社区街坊路。
“这个口袋公园离我很近,每天早晨起来跑跑步,拉伸下身体,然后再去上班,一天感到身心愉悦,精神十足。”居民何剑笑着说,安居社区口袋公园成了他每天的“元气补给站”。
说话间,何剑指着公园的运动区,只见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场一字排开。“除了下雨天外,都有年轻人来这里打球健身,公园里笑声、加油声、吆喝声裹在一起,热闹极了。”何剑表示,能在家门口有这么个能锻炼、能热闹的地方,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根据2025年口袋公园建设工作安排,湖北省住建厅下达黄冈市建设任务22个。”市城管执法委负责人表示,自项目启动以来,黄冈市便将绿地系统、中心城区公园体系等专项规划深度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明确“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民生目标,构建起“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级公园体系,确保绿色福利覆盖全城。
为让每一处公园都建在群众心坎上,城管部门对城区闲置地块、边角地进行全面摸排,结合地块面积、位置通达性、周边居民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建设计划,坚决不搞“一刀切”。
“这里建成前是一块乱石嶙峋、杂草丛生的荒地,而今设施齐全,我可以在这儿锻炼身体,邻居们也会到这儿聊聊天。”近日,在黄州区西湖六路的口袋公园内,长江社区一组居民徐淑霞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一组亮眼数据印证了规划成效: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360.19公顷,绿地率41.19%;公园绿地面积531.59公顷,绿化覆盖率43.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90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远超国家标准。从老城区的街头巷尾到新城区的居民小区,一个个口袋公园如同绿色珍珠,串联起黄冈的生态宜居版图。
精致建设赋能——“绿色颜值”“文化内涵”同步推进
“你看这仿古风灯,还有刻着故事的铜雕,像不像走进了老黄州的驿道?”在黄州区叶家茶铺口袋公园,恰逢周末,市民李琼正带着孩子打卡“古驿道场景”。
叶家茶铺口袋公园建设面积2400平方米,利用城市更新腾退地块建设,结合地名特色,从300年前叶氏迁徙至此,在古驿道建茶铺布施茶水等历史故事中提取文化元素,种植以“茶”为核心的景观植物,运用仿古风灯、铜雕、茅棚等再现历史场景,打造乡愁记忆。

叶家茶铺是一处位于黄州古道上的历史遗迹,像一扇打开的文化之窗,向后人展示一段漂泊年代里的人民史诗。该公园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将紧邻中环路的叶家茶铺遗址改造为叶家茶铺口袋公园。公园提取六个历史事件形成脉络,打造“叶氏风灯、驿道怀古、围炉煮茶、茶庄古树、叶家茶铺、乡野茶田”场景,进行景观空间串联,营造兼具观赏性与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空间。
这座曾被粉尘、垃圾困扰的闲置地块,如今凭借独特的文化设计,成为市民追忆乡愁的热门地。
口袋公园不仅有“绿色颜值”,更有“文化内涵”。建设中,我市坚持“一园一主题、一街一景”理念,将本土文化元素与市民功能需求深度融合,让每个公园都拥有专属“身份证”。
黄州区甘露寺口袋公园,阶梯式景观层叠错落,芍药、连翘等药用花卉随风摇曳,既美化了环境,又能让市民在散步时学习本草知识,实现“观赏+科普”双重价值;
麻城市关厢社区口袋公园,16种花草树木精心搭配,遵循“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原则,春天海棠绽放、夏天紫薇满枝、秋天桂香浮动、冬天红梅傲雪,居民手机里的公园美照,四季不重样;
黄梅县人才主题公园、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等特色园区相继建成,让口袋公园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微窗口”。
黄冈市建设口袋公园还注重细节打磨:保留樟树、朴树等乡土树种,让公园更“接地气”;配备休闲座凳、避雨廊架、健身器材等便民设施,让市民逛得舒心;采用生态环保材料铺装路面,让绿色理念贯穿建设全程。
共建共享聚力——市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口袋公园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为此,我市创新建立“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整合各方资源,让公园真正建在百姓心坎上。
其中安居社区体育主题口袋公园的建设就是很好的例子。建设伊始,市城管执法委在经过多方调研充分考虑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健身等多样化需求后,以“合理布局,打造多元、休闲、生态一体公园”为理念进行打造。
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理念,团结各方力量,变部门派单为群众点单,把群众所思所盼作为工作方向,先后6次深入居民家中倾听群众心声,确定建设方案。为确保建设用地,联合农业农村局、安居社区、建新社区进行场地清退、菜地清理工作;为服务群众健身休闲需要,联合体育中心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及配置各项健身器材,完善了口袋公园的服务功能;为解决梅雨季节积水问题,在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对排水管网系统进行顺势改造。

安居社区体育主题口袋公园的建成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幸福指数,彻底告别了过去脏、乱、差、蚊虫、苍蝇到处飞的过去,真正做到了将公园建到百姓“家门口”“脚底下”“心坎上”。
“这个公园能建成,多亏了大家一起出主意!”红安县杏花乡五丰岗社区负责人看着杏墅园满心欢喜。作为城中村,五丰岗社区3000多名居民曾长期没有开放式活动场所。得知居民需求后,下沉社区单位协同发力,最终决定盘活丰康巷的荒废地块建设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居民主动提供建议,有的还参与到绿植养护中,让公园成为“大家的家”。
“我们会继续完善口袋公园设施,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让这些绿色空间持续惠民。”市城管执法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小切口”推动城市品质“大提升”,让更多口袋公园绽放黄冈,让市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午后的秋阳下,走进全市各口袋公园,一幅绿色的画卷徐徐展开。这些藏在城市楼宇间的“绿色明珠”,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