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城管先锋·榜样力量】熊武:以民为心、以责为盾, 绘就城市温度

发布时间:2025-11-25 17:22 来源:

核心摘要:在黄冈市黄州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赤壁大队商城片区,中队长熊武是同事眼中 "能扛事、暖人心" 的年轻骨干。从龙王山市场到商城片区,他扎根城区市容重难点区域多年,用 "劝导在先、服务为本" 的执法理念破解民生难题,以 "零新增违建" 的铁腕作风守护城市秩序,更凭 "口袋里揣法规、心里装群众" 的韧劲,从业务新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尖兵。2021至2023年,他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荣立三等功,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他践行 "人民城市人民管" 的生动注脚。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秦丰) 在黄冈市黄州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赤壁大队商城片区,中队长熊武是同事眼中 "能扛事、暖人心" 的年轻骨干。从龙王山市场到商城片区,他扎根城区市容重难点区域多年,用 "劝导在先、服务为本" 的执法理念破解民生难题,以 "零新增违建" 的铁腕作风守护城市秩序,更凭 "口袋里揣法规、心里装群众" 的韧劲,从业务新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尖兵。2021至2023年,他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荣立三等功,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他践行 "人民城市人民管" 的生动注脚。

 

 

以民为先:把 "烦心事" 变成 "舒心事",执法多份温度

 

“城管不是 '管' 群众,是帮大家捋顺难题。” 这是熊武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执法的行动指南。面对群众诉求,他从不急着 "下指令",而是先当 "倾听者",用耐心化解矛盾,用务实解决问题。

 

 

亚坤夜市曾是赤壁一路居民的"心病"—— 摊贩占道经营让道路拥堵,油烟直排让窗户不敢开。作为整治主力,熊武没有简单 "清退",而是逐户与商户坐下来谈:"咱们既要保住烟火气,也得让居民住得舒心。" 他牵头建立夜市商户 "一户一档",小到经营者联系方式,大到油烟净化设备型号、维护记录,都一一登记在册;怕商户不会装净化器,他蹲在摊位旁手把手教,反复讲解油烟排放规定。如今再逛亚坤夜市,整齐的摊位沿着人行道有序排列,干净的路面映着暖黄的灯光,居民笑着说:"晚上来这儿散步、吃点东西,踏实!"

 

今年7月,幸福家园小区居民投诉 "绿地变菜地",肥料异味混着蚊蝇,夏天根本不敢开窗。熊武到现场一看,几十平方米的绿地里种满了蔬菜,几位老人正忙着浇水。他没有直接制止,而是凑过去帮老人拔草:"大爷大妈,咱想种点绿色是好事,但肥料味儿飘到邻居家,人家也难办啊。" 拉家常间,他摸清了居民 "想有家门口绿地" 的需求,转头就联合社区、物业制定方案:一边上门讲环境卫生法规,说清菜地对小区环境的影响;一边协调物业清理杂草、补种绿植。整治完成那天,居民王女士特意拉着熊武看窗外:"你看这绿油油的草坪,比种菜好看多了,现在开窗通风都舒服!"

 

东湖粮管所小区消防通道被违建占了大半,万一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来。熊武多次上门,没说一句 "必须拆",而是拿着消防案例跟当事人算 "安全账":"这钢构棚占了通道,不仅违反规定,真出事了,自家安全也没保障。" 反复沟通下,当事人主动拆了12平方米的钢构棚,还自行拆除了两处不规范广告牌和影响通行的台阶。看着畅通的消防通道,居民们说:"熊队长不是来 ' 找茬 ' 的,是来帮我们保安全的。"

 

以责为要:啃下 "硬骨头",攻坚敢冲在前

 

老旧小区改造、征迁协调、违建管控——这些城市管理中"硬骨头",熊武从不含糊,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既守住政策底线,又兼顾群众利益。、

 

体育路社区黄泥畈改造时,难题一堆:老旧房屋密集,拆改容易引发矛盾;居民诉求不一,有的想改管网,有的担心施工影响生活。熊武主动当 "协调员",揣着改造图纸挨家挨户跑。遇到老人看不清图纸,他就蹲在地上比划:"您看,改造后楼道会装新灯,晚上走路不摸黑;路面会垫高,下雨天再也不会积水。" 碰到上班族担心施工耽误通勤,他就跟施工队商量 "错峰施工",早上推迟到 8 点开工,中午留 2 小时休息时间。有居民一开始抵触改造,说 "怕麻烦",熊武联合社区反复上门,用 "家常话" 解顾虑:"改造是为了住得更舒服,有啥问题咱们一起解决。" 最终,改造顺利完成,窄窄的巷子变宽了,斑驳的墙面刷新了,居民们笑着说:"这改造,改到了我们心坎里。"

 

 

首富宾馆征迁拆除时,产权复杂,还有部分群众担心 "补偿不到位",抵触情绪大。熊武没急着推进,而是先把征迁政策学透,再逐户上门讲:"您家的情况符合哪条补偿标准,后续安置怎么安排,我都跟您说清楚,有疑问咱们一起找政策依据。" 有位住户担心拆迁后没地方住,熊武主动帮他对接安置房源,还陪着去看房子,直到住户满意。在他的努力下,征迁工作平稳推进,既没引发矛盾,又保障了城市发展规划落地。

 

在违建管控上,熊武有股 "铁劲"——始终坚守 "零新增" 底线。只要发现新增违建,他第一时间上门制止,不管对方说多少 "理由",都坚持 "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有次遇到商户偷偷搭违建,说"就搭一点,不碍事",熊武态度坚决:"违建不管大小,都违反规定,既影响城市规划,也有安全隐患,必须拆。"最终,商户主动拆除了违建。同事们说"有熊武在,咱们片区的违建管控才能守住'红线 '。"

 

以学为基:从 "新手" 到 "骨干",靠的是肯钻肯学

 

"城管工作要懂法规、会沟通、善应变,不学习就跟不上。" 这是熊武对自己的要求。从刚入职时连法规条文都记不全的 "新手",到如今能独立处理复杂案件的 "骨干尖兵",他靠的就是 "肯学、肯钻" 的韧劲。

 

 

熊武的成长,离不开师傅徐德亮的言传身教。有着 25 年城管经验的徐德亮,常跟他说:"城管别光想着 ' 管',得先学会 ' 理'—— 讲清政策道理,理顺群众情绪,理解大家难处,工作才能做进心里。" 这句话成了熊武的执法准则,让他始终 "带着同理心执法"。

 

刚接触工作时,为尽快熟悉业务,熊武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手册揣在口袋里,巡查间隙翻两页,午休时记几条,遇到不懂的就追着师傅、同事问。他还专门备了个笔记本,把重点条款记下来,再结合日常案例琢磨:"遇到摊贩占道,怎么说才能让他愿意挪?处理投诉时,怎么引用法规才能让群众信服?"

 

 

2024年个人总结里,熊武写了一句话:"要把'理论联系实际'贯穿工作始终。"这句话不是空话——处理投诉案件,他能准确说出"哪条法规不允许私占绿地",让群众心服口服;联合多部门执法时,他能凭扎实的法规基础,快速协调各方推进工作。如今,不管是日常巡查、投诉处理,还是案件办理,熊武都能从容应对,同事们说:"遇到不懂的问题,找熊武准没错;碰到难办的事,有熊武在就放心。"

 

在黄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路上,熊武这抹"城管蓝",既有守护城市秩序的"硬气",也有服务群众的"暖心"。他在平凡岗位上坚守,用青春和担当,把"人民城管为人民"的初心,融进每一次执法、每一次服务里,也为黄州绘就了更整洁、更优美、更有序的城市画卷。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