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楼,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0-07-06 10:27
张  俊

1964年我在沙市打包厂子弟小学上一年级,这所学校就在文星楼的旁边。当时文星楼的左边有条顺堤而建的石砌水沟,每天从堤外沙市热电厂来的温热水汨汩从沟里流过。夏天,我常和同学爬上大堤,坐在沟里让流水将我们推下来,就像玩滑板一般,所以文星楼连着我儿时的欢乐记忆。

我家那时住中山路的教堂旁边,去学校走完了中山路就进入了民主街,民主街在民国时叫五权街(为纪念五权宪法颁布),当年日本人投降后来荆沙受降的国民党军陈子敬先遣团的团部就设在这条街上。
 
1日本人拍摄的清代文星楼

日本人拍摄的清代文星楼

那时的民主街两侧都是古旧的瓦房,上门板的店铺、穿到后头去的弄堂口交织排成左右两列。一条青石板路从刘家场直铺到文星楼脚下,尽头的文星楼像个蹲在堤上抽烟袋的老人,每天默默地注视着这条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在街中穿行,沿街停着卖菜人的担子,吆喝声和讨价还价的市声不绝于耳。我那时不买菜就不关心这些,最喜欢看的是两边店铺柜台上摆着的玻璃罐,光糖就有棒棒糖、宝塔糖、麦芽糖、芝麻糖、花花绿绿胶纸包着的水果糖。夏天下大雨时,从瓦沟流下的水像小瀑布,打在青石板上水珠乱溅。隆冬时节,瓦当上则挂满了尺把长的冰棱(沙市人叫“另勾子”),有北国风光感。寒来暑往,我就在这条充满人间烟火味的老街上穿行,每天似乎都有新鲜的感觉,就不觉得读书累,这也许是文星楼供着文曲星的缘故,我沾着他老人家的光了。

文星楼看着我长大,但对它的历史我并不了解,真正对它关注已是在几十年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参加《沙市市建设志》的编撰工作,负责沙市建筑业部分的撰稿。一天看到一本日本人编的《支那省别全志·湖北省卷》,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是1918年,由日本东亚同文会编印。书中在介绍沙市部分配有一张清代文星楼照片,楼高三层,图下说明是:“沙市的古城门”。当时感到奇怪:明明是一座楼又为何叫“古城门”?莫非这里是从东边进入沙市市区的入口?

后来看见沙市耆老邓述祜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对文星楼的建楼史又多了一层了解。邓老在文中说:1940年夏,日机轰炸沙市时将文星楼炸毁了,沙市民众非常的不安非常的生气,炸了文曲星的窝这岂不是断了沙市人的文脉?一些市民不干了,就天天去找伪江陵县长周德伦嘈命让他修楼。周被逼得没办法,就指示沙市公安局的朱局长设法赶紧将楼修起来。当时伪江陵县政府财政也紧张,这朱局长是武大毕业的,脑子好使,他想了出奇招:他以抓赌为名抓了些有钱人的太太,然后让她们的男人拿钱来赎人,就这么筹到一笔钱将文星楼又修起来了。
 
2沙市沦陷时重修的文星楼

沙市沦陷时重修的文星楼

大约是在2010年,我去宜昌市城建档案馆查资料,看到当年驻荆沙日军编的一本叫《辽远的战场》的军史,那里边配有一张重建的文星楼照片,楼型大致还是原样,只是多出了一个小院子,很像一处祭祀的小庙。

这座楼到上世纪的70年代又坏了,时任沙市市建设局局长的杨万鼎又组织人将它重修了。后来沙市武术协会的人就在那活动,再后来武协的人不来了,就成了叫花子们的家,文星楼被搞得乌烟瘴气,不成体统。
 
3上世纪70年代末重修的文星楼

上世纪90年代末重修的文星楼

作为一个老沙市人,一个城建工作者,尤其是对文星楼有记忆的人,我对文星楼自有一份爱怜之心,总希望这楼有一天能焕然一新,重放异彩,我能为它做点什么就好。2012年觉得机会来了,这年夏天书法家黄文泉来找我,说他的一个朋友想开发个项目,问我能不能出点主意,于是我写了《荆州滨江文化园开发规划设想》一文。哪知他的那个朋友财力不够,根本无力也无意去做这件事,我也只好将此文交给市房地产协会的王志忠先生,他将文章登在2012年的《荆州房地产》杂志第四期上,我俩都希望有一天能被哪个有眼光的老板看上,以重振文星楼雄风。

在那篇文章中有关文星楼部分我是这样写的:

“(一)修建文星楼文化景区。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因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任命为高官的是文曲星下凡,民间盛传的文曲星有范仲淹、包拯、文天祥、许仙之子许仕林等。文曲星属癸水,指北斗星,主科甲功名。在古时科举年代,文曲星在读书人心中被奉为能改变自已命运的神,因此供奉文曲星的楼阁历来都修得十分壮观。

据清代《沙市志略》对沙市文星楼的记载:‘在大街尾,为文人奉奎星处。内四面佛制作极古。门联云:云霄占斗极;都会控江津。足壮其雄伟’。然而,由于长年缺乏保护,现该楼已近废圯,修建文星楼文化景区将有利于这座名楼的保护。

文星楼文化景区以文星楼为中心,沿荆江大堤展开,为中式院落,内有文星楼、奎文阁、金榜题名坊、荆州科举名人馆、当代书画坊等建筑。
 
42019年整修的文星楼

2019年整修的文星楼

1、文星楼。文星楼始建于明代,现主体结构尚保存完好。对该楼重新修饰后,重塑文曲星供奉,使之成为学子们崇文尚礼的重要场所。

2、奎文阁。据清《沙市志略》记载,在文星楼一侧曾建有奎文阁。按当时的礼俗,当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举行祭祀,春闱大考前是在文昌宫(在今崇文街内),秋闱大考前则是在奎文阁。重建奎文阁后,内供奎星,同时以图画、泥塑等方式展示荆州历史上的科举文化。

3、金榜题名坊。据清《沙市志略》记载:明朝年间有个叫刘永宁的丝绸小贩,某日在沙市通济桥处拾到三百多两白银,他在桥边等了三天才见到失主。后失主想将一半的遗金赠于他,却被刘永宁婉拒。失主到沙市三清观请道人设坛为刘永宁一家祈祷,愿刘家多生孝子贤孙,并金榜题名。后刘永宁之孙刘大武果然在明嘉靖戊戌年高中进士,任职四川成都府,官至副使。此后一直到清嘉庆年间,刘家都多有子孙考取功名,成就了一段行善必有善报的佳话。为彰显刘永宁和刘大武的事迹,在明代青石大街刘家场(今中山路与江汉南路交界处)曾建有金榜题名坊。今重修金榜题名坊,即可宏扬诚信精神,又可激励学子发奋读书。

4、荆州科举名人馆。据荆州史藉记载,自唐代以来,仅江陵县考取进士的人就有189人,有清一代为88人,其中唐代的岑氏一门三相、明代的张居正父子四人(其子张懋修系状元)等,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建荆州古代科举名人馆,可彰显荆州先贤的功绩,展示荆州名人文化。

5、当代书画坊。荆州当代有不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书画名家,如侯学源、刘子建、李小白、骆鉴音、杨随震、刘良金、黄文泉等。建一个当代书画坊,使之成为展示荆州当代知名书画家作品的展示窗口,同时成为荆州当代书画家的创作活动基地和供游客观光购买地方文化产品的场所。
 
4-1当年尚残余的民主街

当年尚残余的民主街

(二)打造民主街文化步行街。

民主街是通往文星楼的一条老街,为东西走向,形成于明清时期,原长约500米。近年来街西段已被改造,剩余东段约有200余米,古街的青石板路仍完整保留。对此街的改造可在街西端建一牌坊,整修现有青石板路,对街两侧现有房屋进行改造(工程改造量不大),使之成为一条展示地方文化产品的旅游购物步行街。街两侧设手工漆器、青铜器、灶糖、喜饼、老沙市牛肉干、文坊四宝、书画店铺等,铺面为仿古样式(待荆州图书馆拆迁时,将馆旁的书画街整体搬迁至此)。改造民主街即可增加文星楼文化景区的文化氛围,又可与胜利街传统历史文化风貌街保持呼应关系,推动沙市区传统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整体格局的形成。”

唐代诗人杨炯《从军行》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其实我这篇文章写了也没什么用,前几年民主街残余的一段还是被拆了,不过市政府顺应民意,去年将文星楼整修一新了,这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前几天我去“洋码头”公司开会,会后特地去看了看文星楼:一条宽阔的沿江大道从文星楼门前穿过,依堤的文星楼白墙碧瓦,神采奕奕地面对着堤下的一排小樟树林,林中有一条彩色沥青小道,还有小石櫈什么的,成了一处休闲散步的场所。

新修的文星楼当然是好,只是不是我所熟悉的文星楼。在我看来,这少了文气与市声的文星楼像一个穿着西装,却扎着大清辫子的老头,看上去有点那个,要说爱它一时还真不容易。

我想我这也许是老人怀旧心态在作怪,且让我慢慢去感受文星楼,再渐渐地去熟悉它吧。最近市城投发展公司正在筹划一个有关荆州状元文化的展览,展览场地就选定在文星楼。或许这座楼会重新带着文气走进我们的生活,再次成为延续沙市文脉不可或缺的一环,永远与沙市同在。 
 
2020年7月6日晨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