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回眸沙市“洋码头”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4-04-17 14:47
张 俊
 
1930年7月,许倬云出生在厦门鼓浪屿。1934年,四岁的许倬云随父亲许风藻来到沙市。此时,他的父亲由厦门海关监督转任湖北荆沙关监督。他父亲任职的荆沙关监督公署就设在沙市“洋码头”,这样,许倬云随父母在这里生活了五年多,直到1939年日军逼近沙市时才离开。
 
1任荆沙关监督时的许凤藻
任荆沙关监督时的许凤藻
 
许倬云的父亲许凤藻是中华民国海军的一名少将,他毕业于南京水师学堂,曾任海军联鲸号副舰长。辛亥首义后,孙中山先生从上海去武汉慰劳首义同志军民时,就是乘坐的联鲸号舰。临别时,孙中山先生还题写了“海天一色”横匾,送给一直陪同他的许凤藻。北伐胜利后,中华民国的海军司令部设在上海,当时因为海军没有固定军饷,得由海军自己想办法筹饷,于是,海军司令部便选派一批将官到二等海关任监督,以监督收取“关余”,即缴付对外赔款(庚子赔款)数额后的余款,用来维持海军的费用。
 
荆沙关是一个内关,在那里担任监督的许凤藻十分忙碌,因为由他监督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从三峡口到九江一带,乃至长江支流的水道都得由他负责,他不得不经常乘船在外巡视。他父亲出门后,许倬云便随母亲待在公署大院里,听母亲讲故事、看图画书、练习写字。他母亲章舜英出身在无锡大户人家,与许凤藻育有四子四女,许倬云排行老三,与老四翼云是双胞胎。但许倬云出生时就是个残疾人,“手脚都是弯曲的,手掌内屈,足背向地”,因此,他在读书之余,还得在亲人的帮助下锻炼用双腿走路。他一直到六岁都不能动,到八岁时才可以提着两张竹凳前后挪动,他是在沙市“洋码头”学会走路的。许倬云说“我从小就学会忍耐,在哪个角落都能随遇而安。有时在椅子里坐上一个小时,也得乖乖忍受,直到有人再把我抱到别的地方”(《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先生一生回顾》,以下同)。
 
2任荆沙关监督时的许凤藻
许倬云与母亲章舜英
 
许家在“洋码头”的住所应当是相当不错的。1935年时的“洋码头”,从连接荆江大堤的交通右路下来向左转上临江马路,排列着亚洲旅馆、安利英洋行、天主堂、沙市海关、轮船招商局沙市分局和中航公司办事处等办公房屋。荆沙关监督公署在沙市海关的西侧,可能是清洋务局留下的一座大院落。许倬云说:“我們住在关监督公署,一座传统清朝衙门,门口有对石狮子,还有块下马石,外面三进办公厅是传统的签押房,最后一进是二层楼的洋房,旁边有花园。关监督公署再过去一点就是海关税务司衙门。”
 
他家住的房屋是不错,但周边的环境却不太好。院子前面的江岸边,如长龙一般的趸船一艘连着一艘,昼夜都有进出港的大小轮船,汽笛声此起彼伏;后面是沙市打包厂,有两栋四层楼高的打包兼仓储厂房,每天要打七百多包棉花包,从早到晚,轰隆隆的机器声响个不停。许倬云说:“后面是英国人(应为中英合资厂)的打包厂,英国人从河南买了棉花(应为江汉平原出产的棉花)送到这儿打包,然后再运出去,所以整天‘喀喀’响在打包。”尽管外部的环境“恶劣”,但却没有影响母亲教他识字读书,他正是在“洋码头”完成了启蒙教育。
 
许倬云到沙市的那年,“洋码头”临江马路已经基本建成。这条马路由王信伯工程师设计,沙市市政整理委员会投资建设,长约五百米,青石板铺筑,是横贯沙市港区的一条主干道。在没有修这条马路之前,“洋码头”的临江房屋都靠近江边,修路时作了一些退后调整,不少房屋的大门或院墙都被拆除了。许倬云看到的是修马路后的景象,他说:“前面是堤岸,再下面是码头。抗战時,码头上很多船,轮船、小船,各式各样的船都有……门口的马路叫临江路,沿路都是好房子,隔壁是天主堂。”许倬云看到的那座教堂,始建于清末,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建筑,直到2000年后才拆除重建。
 
31935年,沙市“洋码头”上的临江马路
1935年,沙市“洋码头”上的临江马路
 
在“洋码头”生活的几年,给许倬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35年的大洪水。那年7月,荆江大堤的堆金台堤段溃口,江水夺堤而出,野马一般在大地上奔腾。顿时荆州城被淹过城门、城东门外的草市镇被冲毁、沙市被淹到中山马路北沿,千家万户流离失所,无数灾民风餐露宿,洪灾的情景惨不忍睹。许倬云说:“我們在沙市遇过几次发大水,江水来的時候会有人打锣示警,上游一打锣就知道有‘大流’下来了。大流就是一波波的大浪,锣声从上游一路打下来,百姓纷纷往高处逃,那真是一股人类无法抵抗的力量,比2004年南亚大海啸差不了多少。
 
有一年长江发大水,内外交通断绝,水淹到我家二楼的门廊,院子里的水像喷泉一样,呼呼地冒上来。我哥哥坐在澡盆里划水出去找人来帮忙,外面的船进不了院子大門,用带来的锯子、斧头,把大门打开一个缺口,让船通过,才划到走廊旁边让我上船。
 
我印象非常深刻,江水浩浩荡荡、翻翻滾滾,一条条大浪迤逦而来,夹杂着树根树枝,拖在一起,真像是一条蛟龙。传说江上出龙,大概就是这么来的。江水的流速很快,一条条大龙翻过去,还有人抱在树上喊救命,实在很可怕。”那一场洪水,殃及江汉平原的十余县,当时,荆江堤工局局长徐国瑞急得要投江“消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电令湖北省省长张群紧急救援,连武汉行营主任张学良都亲自乘机来视察灾情,也难怪让许倬云感到了“可怕”。
 
41937年,许倬云(左一)与小姑妈(右二)、弟弟翼云(右一)、凌云(右三)在“洋码头”
1937年,许倬云(左一)与小姑妈(右二)、弟弟翼云(右一)、凌云(右三)在“洋码头”
 
经历中有可怕的情景,当然也会有美好的印象。“洋码头”是沙市海关所在地,也是轮船、木船的进出港,各种大宗的货物在这里集散,奔腾的江水、高大的轮船、张扬的白帆、如蚁的搬运工,在汽笛与号子声中交织出一幅动感图画。许倬云说:“我家的老工人也经常捎着我到堤岸边看船,我向来喜欢船,大木船、小木船、大轮船、小轮船、拖船、驳船,我都喜欢。当时有一船一船的难民,一船一船的工厂设备,经过沙市转口运往内地。”1937年的一天,坐着推椅的他,还专门和小姑妈、两个弟弟在江边的石台阶上照了一张相。
 
此外还有一件事,也应该给许倬云留下了美好印象。1933年,沙市市政整理委员会推行“新沙市市政建设计划”,他的父亲是该会的执行委员,全程参与了这次建设活动。1935年6月,沙市中山马路、中山公园、公共体育场等大市政设施都已经建成,沙市中山公园也正式开园。他的父母高兴地带孩子们去游园,许倬云坐着轮椅观看了中山纪念碑、市政亭、锄云阁、卷雪楼、中山纪念堂、孙叔敖墓、武侯祠、太岳堂等“十八景”。为了留下永远的纪念,他们还在公园的蜈蚣岭隧道口留下一张合影,许倬云至今珍藏着那张老照片。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许家在“洋码头”的平静生活,被笼罩上战争的阴云。1937年10月,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率部出川抗战。许倬云还记得当年那支抗战部队从他家门口经过的情景,他说:“1938年初台儿庄战役前夕,有一支川军从四川出来,路过沙市准备上前线。部队清一色灰布軍装,每个人一把大刀、一个背包、一支步枪,整条临江路挤满了军队,只见五支枪、五支枪地架在地上,撑起一张棚子,沒看见炮。小兵围着棚子坐在地上,先母招待他們,整天忙着招呼工人烧水給部队喝,蓬头散发,疲惫不堪。
 
这些小兵年纪都很轻,当时抗战才开始,民气很旺,先母把我摆在门口的下马石旁边,我看着这些小兵一个个从我面前走过。那一刻我从小孩变成了大人,隐约知道这些年纪轻轻的小兵经过沙市,要从信阳直奔台儿庄,最后没有一个回得了家,一个也回不来。长大后我才晓得,当年川军派出一个师直奔前线,在台儿庄全体阵亡,从士兵到师長,一个不留。这是我最难过的事情,当时我不过才八九岁,知道他們要去打‘国仗’,所以小孩变大人不是年纪,而是心境。”
 
51935年时的沙市“洋码头”,前为沙市海关,后为沙市打包厂
1935年时的沙市“洋码头”,前为沙市海关,后为沙市打包厂
 
还有一个姓廖的抗战英雄,也给许倬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说:“我们称他廖队长。带着两个兵,在我們衙门里住了一个礼拜,天天讲故事給我們听。有一天晚上,半夜三更先母叫我們起床,說要送廖队長,先父是个将军,还得向廖队長行軍礼送他走。原來那天晚上他是要带着那两个小兵、一船的炸药,趁著夜黑风高,乘小船划到日本军舰旁边,自杀攻击,连人带船一起炸死。那时候中国已经没有船了,就将海軍兵员组织成江防突击队,司令部在宜昌,参谋长是先父的朋友徐燕谋。”
 
在“洋码头”,过早懂事的许倬云,经历了太多让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事。他的哥哥就是从这里,带着“一包盐、一包米、一双草鞋、一条毛毯,”徒步走到恩施去读书。许倬云说:“我记得我和祖母、母亲在门口目送他离去时母亲哭了,祖母对我母亲说:‘我们多留一个子孙是一个,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所以出去一个算一个,让他先走。’说着说着祖母也哭了。她又讲起,太平天国时,我们家男丁一度只剩两个的往事,所以才說:‘出去一个,留一个,算一个’。”
 
61935年,许凤藻及家人在沙市中山公园留影
1935年,许凤藻及家人在沙市中山公园留影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沙市从后方变前线,不时受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在“洋码头”无法住下去了,许凤藻一家人只得逃往老河口。他们一家是乘船离开的,许倬云说;“有一次,我們沿着长江撤退,日本人来轰炸,我們那条船拖着一条驳船,驳船比正船还大,即使上面有红十字记号,表示这是难民船,日本军机一样俯冲扫射,死伤不少,简直是打坐着的鸭子,我心里非常害怕,有时候我回忆起抗战经历还会流泪,不完全是因为悲伤,有时是因为害怕,当年的恐惧到現在一直都还在。”
 
许倬云初到“洋码头”时还是一个幼童,他在这里生活的几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这里的人、这里的事、这里的房屋、这里的景色,等等,都在他生命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到了晚年,他对“洋码头”仍难忘怀。他曾经让夫人曼丽去“洋码头”看过,夫人回去告诉他说,当年他住过的老房子不在了,那里已经建成了“一个市场”,这消息多少会带给他一些遗憾。其实,如今的“洋码头”已经成为湖北省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许倬云熟悉的那两栋沙市打包厂的厂房还在,临江的一栋还建成了“沙市记忆1876――1949展示馆”,馆里有他熟悉的景物老照片,还挂着他父亲许凤藻任荆沙关监督时的肖像。
 
许倬云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客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曾获得过美国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是一位有全球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如今已经九十多岁的许倬云,仍念念不忘“洋码头”,而这里的人们也没有忘记他。

2024年4月写于荆州
打赏